自制光纤人工星点试用记

标签:
星点光纤望远镜一端led手电人造星点天文器材望远镜调教杂谈 |
分类: 编程,制作,DIY |
摘自:http://bbs.astron.ac.cn/viewthread.php?tid=52715&extra=&page=1
原创:湖州
天上星星是不少,每个都在眨眼睛,想测个镜头都困难,只能走人造星点这条路,通过望远镜高倍观察人工星点和外圈的衍射环,以及焦点内外星斑的变化,都能了解镜头的品质。
人工星点要好用又便宜,可不容易,因为这里产品很少见,价格也略贵,自己DIY要保证星点细而圆,照明亮度合适,也不容易,以前曾经用针在薄铜箔上扎孔,基本上能将针孔控制在0.02~0.1mm之间,就是成功率不高,而且做好的针孔有时保管不好就弄坏了。
前几天见老七与无极、锅盖讨论光纤星点的可能性,无极更是做了首次的实践,这两天想用这个方法折腾下新进的C925,于是去电脑城花50元买了两条单模光纤跳线(用一条即可,长度不限),长的和影视上用的同轴光纤线差不多,但光纤跳线里面导光芯线要细的多,我们来看看显微镜下光纤的前端和内部光纤的大小:
上面白色部分只是插头中的白色塑料棒,内部较小的灰色部分是光纤的外壳,而下图灰色外壳中间的小黑点才是真正的光纤截面,通过像素对比了解到光纤的直径只有0.008~0.01mm(标准的应该是芯料9微米,皮料125微米)!完全可以作为人工星点使用。
于是将光纤跳线的一端塞进1W
LED手电,另外一端对着哈勃80400,80400后面接上TV5X巴罗,用840K拍摄,然后用绿激光指星笔替换下手电,同样进行测试,调整840K的增益和快门,能看到星点外围的衍射环,从中可以了解这款望远镜物镜是否偏轴等问题。
下面是星点和衍射环与光纤跳线前端外壳和塑料棒端的大小对比:
今后打算将光纤跳线放到对面的楼顶,两端都对着自家的阳台,测试时用激光笔照射其中的一端,这样光束在光纤内部传递后从另外一端发散射出,再用望远镜捕捉,星点到望远镜的距离会比室内测试要提高很多,而且有一定的高度仰角,可以测量如长焦牛反、折返这样的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