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桃花坞与文昌阁

(2023-11-29 13:44:15)
标签:

桃花坞

文昌阁

唐寅

桃花庵

小老百姓

分类: 吴风越韵
    在苏州,提起桃花坞,大家都知道有条桃花坞大街,到现在应该是整个苏州为数不多还保留着老石条路面的街道,风格古朴,店面很矮,门脸很小。还有提起桃花坞,就会自然想到是唐寅,因为是唐寅的故居地。之前,我在2004年里就到过几趟桃花坞的唐寅故居地,那里是一片小水塘,有一断残墙头和一块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立的石牌牌上写着:唐寅故居遗址。

    其实桃花坞里唐寅有名的还是他的桃花诗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花,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坐马足显事者,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花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再就是桃花坞与文昌阁契合
    桃花坞在苏州古城西北隅,其名始于北宋名将章楶在此筑“桃花坞别墅”。桃花坞早在唐宋间就极为有名,此地曾遍植桃树,春风一吹,灿若云锦,颇有桃花源意境,且胜迹颇多,名人辈出,实为风水佳地。
    桃花坞历史悠久,汉代张长史在此建造了苏州历史上最早的私园“五亩园 ”。北宋年间,梅宜义在此筑台建园,柳堤花坞,风物一新,仍名“五亩园”,时人谓之“梅园”。五亩园很大,景点诸多;“梅坞”为梅氏祖坟;“双荷花池”即园由东西二池;“碧藻轩”池水涟漪,可通画船;“寄茅轩”为梅宣义亲筑,环列巨石,旁有“拜石台”等清池奇石,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至明代,这里依然是构园的风水宝地。在桃花坞的园林中,名气最大的还是江南才子唐寅所筑“桃花庵”与“唐家园”。此地后建有“宝华庵”与“准提庵”,光绪年间又建有“文昌宫”。据民初王起凤所绘“五亩园图”:文昌宫在五亩园之西南,内有魁星阁。
    自唐末宋至明清,桃花坞地区几度兴废。2010年,苏州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工程全面启动,为弘扬苏州崇文之城市精神,在桃花坞地区重建文昌阁。阁内供奉文昌帝君,并展示苏州科举文化与桃花坞文化,以期桃花坞至苏州地区文运昌盛,流风绵延。

    苏州文昌阁多而兴由来
    文昌阁(宫)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祭祀建筑,为祭文昌帝群等掌管文运功名之手中,保一方文风昌盛而建。苏州地区崇文重教,科举鼎盛,享有“状元之乡”的美誉,历史上亦兴建过许多文昌阁(宫),如苏州浒墅关文昌阁,乾隆帝南巡时曾登阁眺望,河中樯帆排列,劈波斩浪,赞为“文昌风帆”,光绪帝曾御笔赐“天下文运”匾额;另有位于苏州古城内葑门与相门之间(现苏州大学院内)的文星阁,苏州玄妙观内文昌大殿;苏州虎丘文昌阁;苏州同里镇兴洲文昌阁;昆山锦溪镇文昌阁;常熟文昌阁等。
    苏州建有众多的文昌阁,是一方文风兴盛之象征,也是宰宰学子心灵与精神的寄托地,二月初三为文昌帝君诞辰,旧时官府和文人学士于当日纷纷前往文昌阁奉祀,焚香敬礼,祈求文运才思。除祭祀外到仲春、重阳等节日,俊彦翘楚还会相约至文昌阁登高赏玩,诵诗读词,吟咏雅集,蔚然成风,使文昌阁成为苏州地区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

    今年的十一国庆期间,片区应该是首次开放。再看,水塘还在,墙头变身为三进的小院。整个文化片区内焕然一新。亲们,有时间可以走走,不错的。

桃花坞与文昌阁
唐寅故居院子的门楼。
桃花坞与文昌阁
进这门就进了唐寅新修的三进大院。
桃花坞与文昌阁
这是院内池边的“窹歌斋”
桃花坞与文昌阁
“六如居士”是唐寅的号,这间是他家的以号为名的一间房
桃花坞与文昌阁
这是桃花坞文化园内的文昌阁,三层
桃花坞与文昌阁
门牌子
桃花坞与文昌阁
内设的情况,对面石碑上记录的是六如居士的桃花诗集
桃花坞与文昌阁
这是唐寅旧居院的绣琴亭
桃花坞与文昌阁
院外布置
桃花坞与文昌阁
原来是他们四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横塘驿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