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转型升级中产品结构和人员结构两个调整要齐步走
(2012-02-27 09:39:30)
标签:
公前司后转型升级产品结构调整人员结构调整小老百姓杂谈 |
分类: 公前司后 |
一、引言:
近此年,公司在企业稳定发展,转型升级上下功夫,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创新转型的局面初见端倪,为开创企业十二五发展新局面打下了基础,出现了在公司内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观念、流程与过去有大的转变和优化,提升了企业硬实力;推动知识产权建设,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确保新的专利不断涌现,技术成果不断实现转化,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在我们为企业二期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不断注视和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强企业风险控制,把握市场变化趋势,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调整企业产品结构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要同时注重调整企业人员结构,两个步子要齐步走,以适应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步伐。
二、基本情况:
(一公司2000年在苏州工业园区落户时基本情况与现在对比:
项目 |
状态 |
|
过去 |
现在 |
|
人员招聘 |
人多,岗少,高中以上 |
人少,岗多,初中以上 |
基本投入 |
少,发展速度慢 |
多,发展速度快 |
人工成本 |
少,规范程度低 |
多,规范程度高 |
社会保障 |
交部分, |
交全部 |
福利待遇 |
少,设及面少 |
多,设及面广 |
劳动强度 |
大,投入改造少 |
有减小,投入改造多 |
工作环境 |
差,投入改造少 |
有提高,投入改造多 |
发展空间 |
大,个人表现稳定 |
小,个人表现不稳定 |
虽然作出努力,成反比的情况还是多,努力的结果又为什么会相反呢?现在的状态相对过去对比有提升是肯定的,量是变化了,但还没有达到质变的结果。如:人工成本的投入、劳动强度的减少和工作环境的改善等。说明这些工作是我们要不断努力的。只有肯定了以上前提,才能积极面对,做进一步的改善。 |
1、管理层人员基本情况结构表
|
学历 |
性别 |
年龄 |
||||||
本科上 |
大专 |
高中 |
高中下 |
男 |
女 |
25岁下 |
25-40岁 |
40岁上 |
|
2009 |
3 |
3 |
0 |
0 |
5 |
1 |
0 |
2 |
4 |
2010 |
3 |
3 |
0 |
0 |
5 |
1 |
0 |
2 |
4 |
2011 |
6 |
2 |
0 |
0 |
7 |
1 |
0 |
4 |
4 |
年龄偏大,但近年来向年轻化调整,职数增加,原因是过去有兼职。 |
2、执行层人员基本情况结构表
|
学历 |
性别 |
年龄 |
||||||
本科上 |
大专 |
高中 |
高中下 |
男 |
女 |
25下 |
25-40 |
40上 |
|
2009 |
10 |
15 |
11 |
0 |
21 |
15 |
0 |
34 |
2 |
2010 |
17 |
17 |
11 |
0 |
28 |
17 |
17 |
26 |
2 |
2011 |
18 |
18 |
10 |
0 |
28 |
18 |
15 |
29 |
2 |
职数有增加,为拓展市场、加强技术研发需要和二期工程建成储备。 |
|
学历 |
性别 |
年龄 |
||||||
本科上 |
大专 |
高中 |
高中下 |
男 |
女 |
25下 |
25-40 |
40上 |
|
2009 |
0 |
6 |
106 |
62 |
147 |
27 |
69 |
89 |
16 |
2010 |
0 |
8 |
102 |
101 |
163 |
48 |
87 |
91 |
33 |
2011 |
0 |
4 |
103 |
84 |
151 |
40 |
74 |
88 |
29 |
文化程度集中高中和以下,人力资源的素质和企业需求质和量均不对称。 |
(三)正确面对目前人员结构调整矛盾:
1、企业发展现状与预期结果的矛盾,人员结构的调整依赖于企业好的经济效益来支撑;
2、劳动素质结构与企业需求的矛盾,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来为企业做好人才的储备;
3、劳动力预期与企业效益的矛盾,劳动力成本普遍超出企业能力支出的成本。
三、目前工作:
(一)做好产品结构调整:
1、二期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项目达产后新增14万公里电缆产能,新增4亿销售收入,建立多品种、多层次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为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2、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升企业发展软实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大胆尝试,敢交学费,实现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同时,加紧人员结构调整的步伐。
(二)抓住招聘与配置工作重点:
人力资源规划 |
招聘与配置 |
薪酬福利管理 |
绩效管理 |
培训与开发 |
员工关系管理 |
13.5% |
24.9% |
15.1% |
17.8% |
17.0% |
11.6% |
2012年的招聘工作围绕两个重点:一是现场操作工,二是市场业务和技术骨干。 |
(三)扩大、培育市场和技术两支队伍:
1、扩大市场业务队伍,改变市场开发模式,以信息收集,市场调研为先导,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找准目标市场,明确产品方向,勇于进入新领域,开发新客户。
市场部业务人员结构调整情况:
|
人数 |
占执行层人员比例 |
2009 |
4 |
11% |
2010 |
8 |
18% |
2011 |
11 |
24% |
2012 |
20 |
32% |
2、加强技术研发队伍,改变单纯为生产制造服务的观念,突出其产品开发职能。在开发工作中推行项目管理,结合产品开发周期长的特点,采取阶段性成果奖励等方式,加快研发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部技术人员结构调整情况:
|
人数 |
占执行层人员比例 |
2009 |
5 |
14% |
2010 |
9 |
20% |
2011 |
10 |
22% |
2012 |
16 |
25% |
以上两个部门2012年预计总人数占公司整个执行层半数以上。
1、管理队伍,抓好他们的学习,增强管理工作上需要的知识,通过外培和走出去的办法,让他们开阔眼界,丰富视角,在各自的工作中能得心应手,根据他们的知识和年龄结构,适时进行调整以适应需要。
2、员工队伍,一是稳定生产骨干,注重人的才能和经验,以感情和待遇留人。二是改善生产环境,通过加强管理,素质培养,提高自主能力。三是减低劳动强度,多动脑筋,提高机械化程度。四是增加员工收入,提高硬性留人条件,转被动为主动。
四、工作方向:
我们知道,企业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就是人才的竞争,人,决定产品,决定市场,决定制造,决定企业的未来!我们也一定要象现在我们注视产品结构调整,重视企业的转型升级一样,同时重视企业现在仍至未来的人的结构,要努力调整到适应仍至超前。
(一)努力做到公司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的统一。公司目前的转型升级仍至二期项目标启动都对人才需要的数量和层次有新要求,要努力培养一支与公司发展相适应,比同行业水平相对更高更专业化的管理队伍,随着行业发展速度加快,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公司应该为员工专业技能、管理水平、职业操守、个人实力和形象气质全面提升提供成长平台。
(二)继续做好人员招聘工作,在人员需求、绩效考核、竞争对比、培训内容和人性化管理方面加强。
招聘与配置 |
人员需求分析 (42.2%) |
招聘精度提升 (38.1%) |
招聘效果评估 (27.3%) |
招聘实施方法 (22.5%) |
招聘人员专业性 (22.5%) |
绩效管理 |
绩效指标设计 (59.9%) |
与奖金挂钩度 (39.1%) |
考评执行力度 (33.6%) |
考评反馈、改进 (31.8%) |
考评方法的选择 (19.0%) |
薪酬福利管理 |
外部竞争力对比 (67.5%) |
整体福利设置 (40.1%) |
晋升薪酬制度 (31.8%) |
整体加薪制度 (25.6%) |
资金制度确立 (19.0%) |
培训与开发 |
培训内容设计 (50.5%) |
培训需求分析 (40.5%) |
培训效果评估 (35.6%) |
培训方法拓宽 (29.8%) |
培训讲师专业性 (19.4%) |
员工关系管理 |
人性化管理措施 (61.9%) |
层级部门沟通 (57.4%) |
各项政策解读 (30.4%) |
劳动争议处理 (29.1%) |
/ |
此内容为前程无忧2012年人力资源调研报告所提出的重点关注工作 |
(三)注重人员定置,科学、合理和安全。组织相关人员对现在的生产人员定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寻求通过改变作业方法、减少作业环节和提高生产自动化等方法,达到减少劳动强度和减少人员职数的目的。
(四)继续建设好:为企业找方向和为产品找市场为重点的业务队伍建设和有重点突出研发新产品功能的技术队伍,在观念、经费、人员、考核上花功夫,出效果。
(五)要注重对管理层年轻化和知识化培养,让有才干,有经验,敢管理,敢担当,清正廉洁的人来当部门带头人。
(六)重视制造能力的提高和稳定,通过提高一线机手的待遇和工作环境,通过改进和使用更先进的机械化设备,吸引更多更高层次的人。
(七)对于企业急需的人才,寻求的手段和方法应不拘一格。
(八)以现在6S标准化建设为基础,进一步提升现场标准化水平;以二期建成为基础,加速苏州宝兴工厂环境美化建设步伐。
五、几点体会:
(一)要以创新的文化吸引人,以和谐的文化留住人,以向上的文化激励人。
(二)充分发挥党支部、工会等党群组织的作用,形成多层次的沟通协调渠道,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建立稳定和谐的劳资关系。达到有竞争力的薪资水平,形成有吸引力的福利体系,使企业员工能充分享受到企业成长的价值。
(三)创新和优化各层次的激励机制,探索对管理层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建立对部门以效益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形成对员工以绩效结合成长性为重心的考评模式。
六、结语:
总之,公司在企业的发展和前进中,用未来思考今天!要注重解决好社会发展与企业发展之间的矛盾,不能怨天尤人,要坚持发展自己,用发展来解决问题想法,用两条腿走路,在注重好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也要注重好企业的人员结构调整,两条腿要齐步走,实现稳健前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