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良知的界限:良知维护着连结(三)|海灵格智慧

(2016-05-03 08:28:56)
标签:

杂谈

2016-05-03 海灵格 喜悦之家


尊重付出,转载请注明喜悦之家。


不管人们和群体对我们的归属权设下什么条件,在归属需求的良知发生作时,出于生存的需要,我们都会和族群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虽然一棵橡树对它生长的土地并没有特别的挑选,然而,不论在开阔的田野还是在密林深处;不论在受保护的山谷还是在阵风习习的山岗上,环境都舍影响它,它的成长发育也不尽相同。同样道理,孩子也会毫无异议地适应他们所在的群体,带着不可磨灭的印迹,和那些族群连结在一起。年轻的孩子所体验到的和家庭的连结,就好像体验到的爱和运气一样,无论家庭怎样养育他们,无论家庭怎样忽视他们,无论这个家庭信仰什么,也无论这个家庭做了什么事情,家庭的价值和习惯对他的体验来说都是最好的。

 

在满足归属感方面,良知对任何增强或损害我们连结的事情都会有所反应。在我们行动时,怎样才能确保继续归属于我们的团体,这一点,我们的良知很清楚。偏离团体的规范,就会在良知上产生愧疚感,就会害怕我们归属的权利受到威胁和损害。就像毛驴鼻子前面挂着的胡萝h,也像车把式手中的鞭子,愧疚和无愧的目标是一样的,都在向着同一方向引诱和驱赶我们,都在满腹疑虑地监测着我们和家庭之间、我们和亲密团体之间的连结。

   

负责我们连结的良知并不能超脱于我们所属群体的盲从和迷信,不能指引我们走向伟大的真理。相反,会满足和维护盲从和迷信,只要是禁忌的东西,良都会阻挠我们去看、去了解、去回忆。连结和归属感,对我们的生存和安康是必需的。我们在感知、相信和了解事物时,都要受它们操纵。



http://mmbiz.qpic.cn/mmbiz/aKCfUzsXice7WSuXaicaAmovp6QUF7VTiagLBcibrv8ZdjNUFsQULc3odAsnm2FHgC6cleCNtyibIuAshl7wYdYp2h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良知否定显而易见的事实

一个医生告诉治疗小组,有一天早上,他姐姐打电话要他去看看她。姐姐有儿不舒服,想让他检查检查,看看有什么问题。他到了姐姐那里,和姐姐谈了一小时都毫无头绪。他让姐姐去看妇产科医生。姐姐去了,当晚就生下一个健康的儿子。

    

医生根本就没察觉到姐姐怀孕了,也意识不到姐姐会怀孕,而姐姐本身也是内科医生。在他们的家族中.不允许孩子知道关于怀孕的事情,他们所受的医学教育,都驱除不了自己知觉上的屏障。


每个群体有不同的标准

良知作用于连结时只追随一个标准,那就是我们所属群体的价值。来自不同的群体的人们就有不同的价值观。同时属于几个群体的人们,在每一个群体中的行为都有所不同。当我们的社会背景发生变化时,良知就会像变色龙一样改变它的颜色,以便在新的情况下保护我们。对我们的母亲,我们有一个知’对父亲则有另外一个;在家庭有一个良知,在单位则有另一个;在教堂有一个,在晚会上又另有一个。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良知都在努力地护卫着我们的归属权,保护我们避免被遗弃、避免受损失。它要把我们维持在我们的群体中,就像牧羊犬要把绵羊维持在羊群一样,张牙舞爪地跟在我们的脚后,直到我们和其他人一起保持一致。

    

但是,在一种关系中让我们感觉到无愧的东西r在另一种关系中却会让我们感到惴惴不安。在小偷的团伙中,成员必须去偷,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一个明确的良知。在另一个群体中,偷东西却是大忌。这两种情况下,成员在因违反族群成员条件而受到惩罚时,都会体验到同样的内疚感和无愧感。

    

维护某一种关系的事情,可能会损害另一种关系。例如,性行为符合某一种关系,在另一种关系中却是大逆不道。那么,当我们归属的两种关系出现抵触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一种关系中让我们感觉到的愧疚不安的事情’在另一种关系中却又非做不可,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同样的行动却面临着不同的判决方面会说我们有罪,而另一方面却会说我们清白无辜。



http://mmbiz.qpic.cn/mmbiz/aKCfUzsXice7WSuXaicaAmovp6QUF7VTiaglkqEw9eMHZnUA5icBRQuuvGF1ib7SibdzNeibSGsBgjS69AJgpLdXbdAb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依赖强化连结

在我们最无能为力、最容易受伤的时候,良知就会把栽们和群体联系得最牢固。当我们从群体中获得力量从而独立时,连结和良知会有所松动。但是,如果我们让自己保持着虚弱和依赖,我们就会保持着服从和忠诚。在家庭中’处在这个位置上的是孩子;在公司中,是低级雇员;在军队中,是刚入伍的士兵;在教堂里,是虔诚的信徒。为了群体中强者的利益,他们都会凭着良知行事而惘顾自己的健康、幸福或生命,甚至会以身试法,就算他们的首领不顾道德原则,用所谓。最高目标”来误导他们,也在所不惜。他们是顺民,.把自己的脖子伸给强者


——那从事肮脏活动的刽子手;他们是没有得到赞颂的英雄,仍坚守着最后的阵地;是忠实地跟随着牧羊犬的绵羊,一步步走向屠宰场,是要付出赔偿的受害者。他们是一群孩子,正在为父母和亲戚跳进冲突中,执行他们并没有计划好的事情,去为他们没有做过的事情进行赔偿,去担负并不是他们造成的负担。


房间不够了

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去找一个朋友来帮他求得平静。当他还年轻的时候,曾经轻微地训斥了儿子,当天晚上儿子就上吊自杀了。儿子的死出乎父亲的意料,从此背负了深深的愧疚,心头大石怎么也放不下来。


在和朋友谈话的时候,他突然回忆起在儿子自杀前几天,他曾经跟儿子有过一次对话。吃晚饭的时候,妻子曾经说,另一个孩子就要出世了。那个孩子神色异常,歇斯底里地大叫:“啊,上帝!我们家的房间不够住了。”

    

当老人回忆起那段对话的时候,他醒悟了这出悲剧背后更深一层的背景:儿子的自杀是为了分担贫穷父母亲的负担,给另一个人腾出房间,并不只是因为那轻微地训斥。明白了儿子的爱之后,老人就找到了这件事情背后的意义。他说:“我终于获得了平静,就好像坐在高山上平静的湖边一样。”


海灵格中国工坊【北京】【上海】6月底—7月初,报名热线:15980990648,陈老师。喜悦之家是海灵格学校资深中国领队,欢迎喜悦报名。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http://mmbiz.qpic.cn/mmbiz/aKCfUzsXice540ZfeTSEBvqcJ1hAy4LWoYnnPk3INwM9o1sD4piaich49Ka4wRwl7Ngvv9A6IdCicvLt23SQblYibfg/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喜悦之家文化传媒,有爱有希望! 我们主办家庭系统排列课程,关注儿童公益行动,传播喜悦宁静的生活方式。欢迎加入我们!


http://mmbiz.qpic.cn/mmbiz/aKCfUzsXice6nagAx30h9ZWfRtln77WPBNb40UcuzsTkzSgRSQVCictkIYPJjjGjw1PDQ4AZVSnEwa8e46K9TJT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