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财经、股票 |
公司是国内氨基模塑料(密胺模塑料、ML氨基复合材料)行业产量和销量最大的企业。ML氨基复合材料是公司在传统密胺模塑料基础上自主研发出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密胺模塑料的升级换代产品,相比传统密胺模塑料,具有更优的材料性能和更低的生产成本。公司现有产能7.5万吨/年,掌控了国内现有密胺模塑料50%的生产资源。2005年,公司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为行业第一。
年产6万吨ML氨基复合材料项目将进一步巩固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可为公司年增收4,700万净利润。目前,公司ML氨基复合材料在生产技术、生产规模、产品成本方面有极强的竞争优势。但随着市场的扩大,公司产品市场份额从2003年的50%降到2005年的30%。产能不足已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募资项目将使公司的市场占有率重新达到近50%,为公司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苯酐/DOP的正常运转,将使公司06年业绩有大幅提高。
创新型、环保型新材料项目将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后续动力。随着节约、环保标准的提高,创新型、环保型新材料已成为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对象。公司坚持技术创新,自主研发的10,000吨/年的高性能弹性复合材料项目和3,000吨/年高性能绿色环保型IC封装用环氧塑封料项目将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我们预计公司06~08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45元、0.57元和0.62元;考虑到公司因增发而形成的股本扩张,则相应的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37元、0.46元和0.50元。
综合考虑公司所处板块的估值水平,我们认为公司作为一家拥有核心技术、研发创新能力较强、在相关产品领域居于绝对领先地位的化工新材料企业,24倍左右的市盈率水平还是比较适宜的。公司二级市场合理价值区间在8.5~9.5元之间,投资评级“买入”。
2006~2008年,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平均将达到27%,公司业绩稳步增长
按照当前总股本计算,06~08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5元、0.57元和0.62元;若考虑增发的股本扩张因素,06~08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37元、0.46元和0.50元。
氨基模塑料行业龙头,技术规模优势使公司成为仿瓷制品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募资项目(6万吨/年ML氨基复合材料)将成为07、08年公司主要增长点
创新型、环保型新材料项目将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后续动力
股本扩张不会摊薄公司06年业绩
风险提示
2005年,国内市场对氨基模塑料(主要是密胺模塑料和ML氨基复合材料)的总需求量(含进口)在20万吨以上,公司销售量为6.7万吨,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国内其它企业的产能规模与广东榕泰的差距很大,排名第二的企业年产能也只有1万吨,对公司而言主要的市场竞争对手为境外生产厂家。
2.2技术优势――氨基模塑料产品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公司的ML氨基复合材料各项性能指标在行业内首屈一指,产品符合美国FDA、澳大利亚AS1647、欧洲EN71等国际认证标准,其中ML氨基复合材料中游离醛含量为0.1~8mg/L之间,远低于国家标准(≤30mg/L)及国外标准(≤10mg/L)。
正因为公司在技术方面的优势,使公司成为氨基模塑料行业的代表、技术的领先者、市场的领导者。公司协助行业协会制定了氨基模塑料行业的产品标准,使公司标准成为了行业标准。公司也因此荣获行业内唯一的2005年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2.3价格优势――拥有氨基模塑料的市场定价权
此外,产业链向上游的延伸更加巩固了公司产品的价格优势。甲醛是公司生产ML氨基复合材料消耗量最大的原料。由于甲醛是一种危险化学品,运输成本较高;同时,甲醛溶液不耐储存,温度低了会自动聚合,温度高了会氧化,这都将极大的影响下游产品的品质。为此,作为ML氨基复合材料生产的配套项目,公司已建成年产能14万吨的甲醛生产线,实现自产供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公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甲醛溶液浓度、控制其它组分含量,确保了ML氨基复合材料产品的质量稳定。
公司具有的产能规模优势,以及因独特工艺配方而形成的产品价格优势,奠定了公司在国内氨基模塑料行业中强有力的话语权。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公司实现了对以往在国内市场获取超额利润的进口产品的替代、并一举确立了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后,近年来一直都在致力于维持氨基模塑料的市场价格稳定。2006年以来,由于国内市场对密胺模塑料需求的增长,加之公司现有生产能力的限制,在产品供不应求的市场背景下,公司已将ML氨基复合材料的产品均价每吨上调了200元左右。
2.4地域优势――地处国内密胺制品生产基地
另外,下游密胺制品企业在接到对原材料性能、产品色彩和交货时间有特殊要求的小批量高端产品定单时,公司较强的技术实力、稳定的产品质量、以及毗邻的地缘优势,就为这种合作提供了便捷的条件。这样就使得公司在充分满足下游客户需求的同时,也更加巩固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随着石油及其下游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与石油关联度低的氨基复合材料的成本优势逐渐显露出来,与石化下游的通用塑料产品(PP、PE、ABS等)相比,氨基复合材料价格仅相当于它们的60%~80%,使得ML氨基复合材料对通用塑料产品的性价比优势更加显著。另外,ML氨基复合材料可以在众多应用领域替代塑胶、日用陶瓷、竹木、金属。
氨基模塑料属于热固性塑料,有较高热变形温度、较强的抗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相比陶瓷制品、竹木、金属更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未来5年,国内市场密胺模塑料需求量年均增长20%以上
密胺仿瓷制品由于质轻、不易碎、耐热、造型精巧、图案优美、色彩鲜艳等优点,一直受到世界各国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量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加拿大及欧共体各国对仿瓷制品的需求以每年20%左右的增长率上升,这必然带动作为仿瓷制品原材料的氨基模塑料的发展。
2005年,国内市场对氨基模塑料(密胺模塑料、ML氨基复合材料)需求量超过20万吨,国内氨基模塑料生产厂家年合计生产量15万吨左右,并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06年亮点:ML氨基复合材料涨价对公司06年业绩的拉升作用显著
尽管公司采用了这样的销售策略,但由于2005年底以来,下游密胺制品企业纷纷扩产,致使06年以来公司对大客户、老客户的产品需求量都无法保证――在对公司下游密胺制品企业调研时,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由于公司ML氨基复合材料的生产能力与现实的定单需求之间的缺口较大,公司今年上调了产品销售价格(销售均价每吨上涨了200元),以期通过涨价的方式来调整当前紧张的供求关系。我们认为,对公司而言利用价格杠杆调整供求关系只是权宜之计,解决产能瓶颈才是根本。
产品涨价对公司06年业绩的拉升作用显著。假设其它条件不变,那么公司产品销售均价上调后所形成的每吨200元的价差则可视为毛利,我们以公司05年6.7万吨ML氨基复合材料的销售量测算,仅产品销售价格上涨因素对公司2006年的业绩贡献就相当于0.05元/股(未摊薄)。
07~08年亮点:ML氨基复合材料产能扩张促进业绩持续增长
2006年,公司拟利用募集资金建设年产6万吨ML氨基复合材料项目――再建4组(每组三条)1.5万吨/年的氨基复合材料生产线。预计该项目建设周期9个月,2007年6月份可以正式投产。
项目投产后,公司ML氨基复合材料的生产能力将提高到13万吨/年,产品市场占有率也将回升到50%左右,这将进一步巩固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根据当前产品市场行情测算,预计达产后年均销售收入贡献近4亿元,贡献每股收益0.24元/股(未摊薄)。
3.2苯酐/增塑剂:2006年公司主要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我国PVC树脂消费量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当前我国PVC制品仍以软制品为主的情况下,对增塑剂的消费量呈增长趋势,DOP每年都有接近50%的用量需要进口。
2004国内DOP表观消费量87万吨,DOP消费90%左右用于PVC制品加工。经预计2010国内增塑剂需求量将达到200万吨,2020年将达到365万吨。我国DOP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公司苯酐/增塑剂业务具有地域优势
06年亮点:苯酐/增塑剂业务收益贡献将达到0.1元/股
2006年第二季度起,公司苯酐/增塑剂业务开始正常生产,预计2006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对公司业绩贡献估计在0.1元/股左右(未摊薄)。
2007年,公司该项业务将实现全年度正常生产,预计业绩贡献在06年的基础上还将有一定幅度的上升。
3.3创新型、环保型新材料项目:未来业绩持续增长的助推剂
10,000吨/年的高性能弹性复合材料项目
但该材料含有高浓度致癌物――多环芳烃(PAHs),被欧洲新的环保法所禁止,影响了国内上百亿美元产品的出口。
公司开发的高性能弹性复合材料是不含PAHs、不含重金属(铅、镉、汞、铯、铬等)、不含邻苯二甲酸类物质的环保型新型热塑性弹性复合材料。该材料符合欧洲新的环保法规的要求,具有优异的成型加工性能、优异的弹性和手感、较高的性价比。公司年产10,000吨高性能弹性复合材料生产线的建成,可为广东、浙江、山东等地电器、体育用品、工具用品、玩具等产品出口提供新材料方面的支持,可使我国这类产品的出口不再受欧洲新环保法规的限制。
该项目产品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可成为公司2008年后新的利润增长点。
3,000吨/年高性能绿色环保型IC封装用环氧塑封料项目
目前,国内年需求IC封装用环氧塑封料4.5万吨左右,预计2008年需求量将达到6.5万吨。国内尚无工业化产品,全部依靠进口。为此,国家发改委已将环氧塑封料列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
公司高性能绿色环保型IC封装用环氧塑封料产品能填补国产化空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将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和本土化优势。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势必会成为公司又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4、财务分析
4.2期间费用水平分析近三年公司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基本稳定,财务费用出现较为明显的增长,这与公司03、04年投资建设新项目有关,资产负债率从25%提高到40%,利息支出相应增加。
4.3资产运营效率分析投资支出增加公司的资金需求,资产负债率04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从财务结构来看,公司主要的融资渠道仍是银行借款,这部分债务的增加导致公司财务费用率逐年上升。
5、盈利预测与估值
5.2公司估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市盈率水平的估算是在现有市场状况下做出的。截至2006年6月10日,全部A股的加权平均市盈率水平在24倍左右(不含亏损),我们对G榕泰的预期市盈率水平与全A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相当。如果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向上移动,G榕泰的预期市盈率水平也将同步上调。
5.2.2绝对估值——采用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和三阶段股利贴现模型5.3合理价值区间
公司主导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增长空间,作为行业的佼佼者公司必将分享行业增长带来的收益;公司主营业务发展脉络清晰,多项技术创新项目储备为主业持续增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我们给予公司“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