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南梦影(2):晋江草庵

标签:
弘一法师泉州足迹晋江草庵摩尼教 |
分类: 专题-策划 |
草庵很小,但历史地位尤重,因为我国唯一仅存的摩尼教寺庙,是研究世界宗教史及中外交通史之重要实物依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摩尼教在我国旧称“明教”,其教义是杂揉佛教、基督教、祆教而成,公元3世纪中叶在波斯创立,唐武后延载元年(公元694年)传入中国。到明初,朱元璋嫌其教名上逼国号,遂驱逐信徒、毁坏寺院,摩尼教逐渐被其他宗教所融合。泉州草庵摩尼教寺成为仅存的珍贵史迹。
我们驱车从泉州市区出发,经世纪大道往晋江的方向一直前行。地图上显示过了晋江市政府大楼后就在不远处了,可还是在附近绕了几圈,才找到了苏内村口,大路旁边有前往草庵的指示牌。右拐沿华表山路抵达草庵的正门。
弘一法师当年曾三次来到草庵,或从厦门转安海来此过年,也有养病。第二次的时候大病一场,几近圆寂。
1933年12月,54岁的弘一法师应草庵庵主之请,由传贯法师陪同,从厦门第一次来到草庵。并写了两副楹联:“草藉不除,时觉眼前生意满;庵门常掩,毋忘世上苦人多。”对联首字嵌”草庵”两字,表达了佛门济世之愿。另一是摩尼石像联:“石壁光明,相传为文佛现影;史乘载记,于此有名贤读书。”
大师第二次来草庵,是1935年乙亥腊月,已是卧病,在《南闽十年之梦影》里,大师写道: “到了十一月的时候生了大病,以后即到草庵来养病。这一回的大病,可以说是我一生的大纪念。”为何大病,甚至一度写下遗书,大师在与夏丏尊的书信上说: “一月半前,因往乡间讲经,居于黑暗室中,感受污浊之空气。遂发大热,神智昏迷,复起皮肤外症极重。此次大病,为生平所未经过。虽极痛苦,幸以佛法自慰,精神上尚能安也。其中有数日病势凶险,已濒于危。有诸善友为之诵经忏悔,乃转危为安。”
大师最后一次到草庵,是丁丑年的腊月十八日。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记述了自己忙于注疏佛经、讲说佛法之忙。春节及以后几天,他与佛徒讲了《华岩经普贤行愿品》。约于正月二十日,他匆匆赶到泉州承天寺,又去讲解佛经了。也在这一年,大师把草庵门联“草藉不除,时觉眼前生意满;庵门常掩,毋忘世上苦人多“赠俞啸川居士,并在题记中说: “此数年前为草庵所撰寺门联句,下二句,疑似古人旧句,然亦未能定也。眼前生意者,生意指草而言。此上联隐含慈悲博爱之意。宋儒周程朱诸子文中,常有此类之言,即是观天地生物气象,而兴起仁民爱物之怀也。”
草庵入口
绿意葱葱的草庵寺
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草庵后山的石刻
从草庵俯瞰晋江,当日能见度不高,但此处视野依旧开阔
草庵寺内,大师手书草庵的藏头诗:草藉不除,便觉眼前生意满;庵门常掩,毋忘世上苦人多
关于这副对联中的第二个字,一行人对此意见不一,按照楹联上的字体,应为草字头下面加一个“积”的繁体字,但查阅众多古字典,包括《说文解字》、《康熙字典》,并无此字。我们笑称,大师总爱给后来人留谜语了。
2013年9月4日泉州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