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熠
小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614
  • 关注人气:2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运日记] 技术流回归中国女足 开门红点燃奥运热情

(2008-08-07 10:35:09)
标签:

奥运

体育

日记

女足

瑞典

技术流

回归

分类: 体育-评论

技术流回归中国女足 开门红点燃奥运热情

文/小熠  图/新浪体育

 

[奥运日记] <wbr>技术流回归中国女足 <wbr>开门红点燃奥运热情奥运中国军团的首次出击,铿锵玫瑰不负众望,以一场技术流的回归取胜北欧海盗,可喜可贺!对于这样的一场胜利,绝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胜利,更是中国军团在全面出击本次奥运会的开门红,意义非凡,足以调动几亿人民的奥运热情。

 

或许赛前谁也没有想到进球来得如此的早,徐媛的补射让球迷依稀看到了当年孙雯的风采,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女足在老帅商瑞华火速救援后技术流的回归。九一年,商瑞华带领中国女足征战首届女足世界杯,那时候的中国女足,以出色的技术和灵活多变的风格迅速从小组出现,但遗憾地负以瑞典后止步四强。17年,说今天是复仇也好,技术流回归也好,在经历了2000年后女足下滑的状况下,我们现在似乎有理由说中国女足的逐步复苏,技术流也才是中国女足必须坚持走下去的道路了。

 

多曼斯基没有让瑞典女足这辆北欧战车行驶起来,她赛前所豪言的瑞典将战胜中国也成为了笑谈。也让多曼看到了中国女足在世界杯后不同的战术和变化。多曼时代的女足,中场基本不敢拿球,一脚就是向前找韩端,更说不上带球突破了。在她看来,这是一种最为简洁明了的打法,用速度去拖跨对手。但中国女足不是德国,也不是瑞典,没有魁梧的身材和耐人的体力,这样的打法只能是空谈。事实证明,欧洲教练的这些战术思想并不适合中国队,在玫瑰衰败的日子里,我们一直在寻找解决之道,为什么就没想过当年女足多快灵活、短传配合的风格才是女足重新振作的根本呢?

 

徐媛就是这种流派的典型人物,犹如当年的孙雯。敢于带球,敢于突破,用脑袋踢球,在最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在最该出现的位置上,一个进球一次助攻让她成为了本场比赛最耀眼的人物。作为前锋,韩端的表现可圈可点,大部分时间里,她一触球就能吸引瑞典至少两名的防守队员,也为徐媛和后面跟上的队员创造了不少机会,再加上下半场那脚决定比赛胜负的进球,也算是表现上佳了。两个前锋的上佳表现离不开一个人在这场比赛的全面爆发,那就是张娜。作为主力后腰,张娜顶住了瑞典的疯狂进攻,她的位置历来是中国队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漏了之后,进攻球员就能迅速地撕开中国队的整条后防线,直接面对张艳茹。在出色完成防守任务的同时,张娜的积极主动向前为中国队带来了两个进球,先是大禁区边缘的大力远射中门柱,徐媛补射得手,后是准确断球后迅速交到前场形成攻势造成第二个进球。所以,如果要评选本场比赛的最佳球员,我会选张娜。

 

但是必须看到的是,中国队的中场传接球还出现很多问题,失误也很多,下半场比赛的后半段,这样的问题尤为明显,中场一旦传球失误,前场便陷入被动。瑞典队正是通过中国队的这种失误打进了扳平比分的进球。首战战得先机,次战不可麻痹大意,需要在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上下工夫。加拿大实力虽然不比瑞典,但要是能像打瑞典一样打加拿大,胜算还是比较大的,也能保证以小组第一的身份出现。现在的中国女足正处于转型期,打好每一场比赛,坚持自己的风格和打法,再加上主场球迷疯狂的支持和东道主的有力优势,进四强未尝不可能!

 

女足开门红了,今天看男足。兄弟们,女足争光,你们得争气啊,别整天给中国足球丢人现眼。(完)

 

[奥运日记] <wbr>技术流回归中国女足 <wbr>开门红点燃奥运热情

 

[奥运日记] <wbr>技术流回归中国女足 <wbr>开门红点燃奥运热情

 

[奥运日记] <wbr>技术流回归中国女足 <wbr>开门红点燃奥运热情

 

[奥运日记] <wbr>技术流回归中国女足 <wbr>开门红点燃奥运热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