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互联网it |
创意来自于人脑,更多的人脑能不能带来更多的创意是个未知数,但作为一个上市公司,资本永远会在背后指手画脚,钱从来不相信自己有什么不能做到。
毕竟,Google手上大把现金,家里不缺钱,只缺创意,缺新的盈利增长点,Google一向标榜自己是个创意工厂,可近几年却没啥叫好叫座的东西,甚至不少人认为它除了最早的搜索引擎是重大发明外,真正能摆上台面的只有google广告联盟AdSense,其他眼花缭乱层出不穷的咚咚最后都成浮云。
成长为一个12岁的小伙子后,Google在互联网业界已经是“人到中年”,渐现疲态,几乎沦落至与微软同流,看近一年的股价表现:
http://www.aigaogao.com/aigaogao/blog/images/GOOG_AAPL_AMZN_MSFT_634320859452812500.jpg
上图是2010年2月1日到2011年1月28日四个公司的股价走势:
蓝线代表苹果公司(AAPL)+74.98%
橙红线代表雅马逊(AMZN)+36.46%
绿线Google(GOOG)+13.41%
黄线微软(MSFT)-1.52%
这是上市公司间比较,更不用说未上市的后浪之辈如“脸书”(Facebook)等。
压力之下,Google的应对之策是“捞人,用钱。”
于是上周宣布除北加州硅谷的总部外,新设立另一个大型基地,在南加州洛杉矶靠Santa Monica边租用大型办公写字楼,面积达10万平方英尺,并称公司今年将会打破以往历年的招工记录,新招6000人,估计说的是全球吧。
上周这消息不由得让俺想起去年11月,Google曾宣布全球员工长工资10%,以及每人多发1000元年底奖金,当时只单纯地以为它想当个好老板,现在回头看,才发觉原来是为上周这个新招兵买马计划提前做广告而已http://www.aigaogao.com/aigaogao/blog/images/faces/tounge_smile.gif。
况且其提薪背后的主因或许是2009年它人力资源部做的一个问卷调查有关(《Why Google Employees Quit》),这份调查是针对Google的离职员工,询问他们离职的原因,最后作了一个统计,发现原因好几样,例如薪水较同行业低、内部管理混乱、晋升机会不公平、招聘机制臃肿漫长、进入公司后发现被大材小用等等。
其中最为特别的是招聘机制,例如这篇随手在网上查到的文章《How to get a job at Google, interview questions, hiring process》,描述Google招聘时候如何N回电话询问,然后再N人面试,接着才是什么招聘委员会决定录用,最后还有薪水委员会最终提出工作机会的薪水待遇之类,总之一个Google员工能够幸运地跨入这门槛用“过五关跪求六将”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http://www.aigaogao.com/aigaogao/blog/images/faces/omg_smile.gif。
虽然上述文章的作者对这种机制貌似极其赞赏,可俺看到的是一个可怕的交际花选美模式http://www.aigaogao.com/aigaogao/blog/images/faces/wink_smile.gif),才能让每一个“准同事”不写负面评论而让你顺利通过。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能走过这条独木桥的是什么样的人?
俺能想得到的就是那种平易近人、态度亲切的“和我一样的人”,结果整个公司大家都“和我一样”,这种地方会成为创意发源地吗?
不禁想起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兼灵魂人物乔布斯,当今公认的最富创意人物,据说在公司里面说一不二,暴君个性,俺想乔同学如果去Google应聘估计肯定落选,有棱角、与众不同、坚持几见在十几轮“接客”过程中很容易露馅,稍微得失其中一名主考官,应试资格即丧失。
Google真的廉颇老矣http://www.aigaogao.com/aigaogao/blog/images/faces/whatchutalkingabout_smile.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