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的我
(2011-04-23 19:27:00)
标签:
宋体赞美《狮子王》穆法莎棋与人生杂谈 |
分类: 愚 |
今天是全球读书日,以这一季阅读的书做一面镜子,照一照,总是从他人光纤美好一面出发目的却又是发觉他人阴暗潮湿一面的卑鄙的我。
第一本书《庸才当道――藤与树:西汉王朝败亡路线图》
摘录此书前言部分:
无论官场还是职场,自古以来都是两种人的舞台:一种人像树,一种人像藤。
所谓做人的“缺点”,哪怕只是捕风捉影的嫌疑或猜测,都会成为“树”身上致命的软穴,也是他们一生中最沉重的负担。因为这些东西常常被对手抓在手中,无休无止地放大,进而演绎成为击溃全道防线的突破口。
但同样的东西,在“藤”的身上,却是无往不胜的利器。他们不追求完美,甚至不在意道义与公理。“我是小人我怕谁?”人家无需捍卫自己的形象,一切以利益为先导,变或不变,真或者假,都要看利益最大化的需要。
因为没有了这种“庸人自扰”的包袱,“藤”的机器就会开动得出奇的轻快。他们会把自己身上哪怕一丁点儿的优势或优点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来。
换言之,人生的“缺点”,在“树”的身上,便像一小滴黑漆落在一张巨幅的白绸上,它的视觉效果会被自然放大。同样,人生的“优点”,在“藤”的身上,如同一小滴白漆落在一张巨幅的黑布上,同样也会产生无限放大的视觉效果。
再换言之,人格高尚者如果有了污点,便会令人生疑,甚而遭到全盘的否定;人格卑鄙的人如果有了优点,便会变得可爱,不那么可恶,甚而赢得全盘的肯定。
人间的法则就是这么有趣。
第二本书《THE 48LAWS OF POWER(权利的48条法则)》
我看到是:
人生就是一场比赛
大众的共识会认为:所有参赛的人都应该遵守规则,所以对破坏规则的人是不能原谅的。
这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通行规则。我们可以下次不玩了,但这次的结果却只能接受。对于讲求规则的人来说,这一次的博弈在赛场之外,算是一个不错的教育。
其实,这就是我们崇尚的商业文明的全部:当我们需要树立成功榜样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给以强悍的支持:领袖必须是铁血的,象狼一样凶狠;当我们需要达到成功彼岸的时候,我们需要不择手段,我们需要依赖权力。
人生就是一台戏剧
屈从也可能会有光辉的一面。
这让我想起《狮子王》中的一幕:穆法莎(辛巴的爸爸,狮子王)把辛巴从狼口中救下来后,两个人在草原中,仰望天空的那段对话。
穆法莎告诉儿子,他很害怕。
辛巴不明白强壮的父亲为何会害怕。
穆法莎说:“因为你。因为害怕失去你,所以,我很怕。”
人生就是一盘棋局
文明的棋盘一直都有两边,这边写着:善良和温暖,而那边写着:权力和冷酷。
只看到其中任何一面,都无法使我们正常生活。
我们的教育,习惯于把这表教给我们,而把那边留给了生活,来收拾我们、教育我们。
直到我们在生活中的某一天,发现或醒悟:我们人生的大部分时候,都生活在权力的控制中。
我们先是打量,然后是抗拒,最终是沉浸。
我看不出比赛的真谛,悟不出戏剧的内涵,猜不出下一步的棋。
我只能把现实中那些温文尔雅的虚假掀翻在地。
然后让生活赤裸裸地告诉我:那些出人头地的人就是这么干的。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有时,人越不要脸,才越容易成功。
人其实是可以不择手段干成任何事情的。
文明本来就是野蛮的,也是功利的,本来就是讲求进化,讲求生存竞争。就如同现在的商业文化,一直是我们的主流文化一样:招人爱,就会招人恨。
我可以拥抱,也可以逃离。
我们可以发明太多的专业术语,来表明我们可以拥有不同的选择或角色。我们可以用各种文化和知识去抹去文明中最原始的追逐,使文明看起来更光鲜靓丽。
但我们知道有一些规则,一直在起作用,跟人类的历史一样漫长。
这些规则告诉我:仅仅有善良和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你还需要知道“成功的坏蛋”都是怎么干的。
第三本书《棋与人生》
记住了这几话:
1、
2、
3、
4、
5、
第四本书《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是懂非懂的认同的这些观点(接上本书观点):
6、
7、
8、
9、
其他看过的十几本烂书就不浪费口舌,描述他们的烂了。
呵呵,合上书,在读书笔记上写下这么一句给卑鄙的自己:
玩心计不如送心意。心怀宽恕之心吧,宽恕他人,才能真正宽恕自己。
你说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