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班级管理观

(2009-12-23 19:52:13)
标签:

杂谈

我的班级管理观

山东省莒南县实验二小   王秀梅

对班主任来说,班级管理是头等任务,这个任务既繁琐又充满挑战。要胜任它,可不是那么轻而易举。记得我刚担任班主任的头几年,事事——事必躬亲,连关门、关灯都亲历而为;每天早早来到学校,有事无事往班上跑,时时处处盯着学生,生怕有半点闪失,对学校布置的任何任务,更是丝毫不敢懈怠,竭尽自己所能,搞得我身心俱疲。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越来越认识到这种管理的不妥,自己完全担任了法官兼保姆的角色,既剥夺了学生锻炼、提高能力的机会,又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其心灵倍受压抑,同时也耗费了自己大量的精力,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从事教学研究。于是,我尝试着融教改的新理念、新精神于班级管理之中,努力转变观念,重新调整自己,从而摸索出一点班级管理的新举措。

一、明确方向——建立健全班级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管理需要法制化,班级管理也需要制度化。有了制度,学生就有了行动的指南,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同时也有了行为上的约束,这对自制力相对差的小孩子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为此,每学期初,我都要重申遵守《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向学生传达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并根据学校制定的班级管理量划标准及本班学生的日常表现情况,制定切合本班实际的班级制度,从纪律、学习、卫生、值日、课间活动等各方面明确要求,建立奖惩制度。各方面表现良好、积极为班级做事,或者严重违纪行为,都由班长或专职人员做好记录,期末进行总结,给予适当的奖惩。另外,我还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纪律小组、值日小组等等,对各小组的管理也都有制度保障,明确各组长的职责,各组之间还要相互监督,每月月底评选各种优秀小组。

实践证明,制定合理的班级制度,使学生各种行为都有章可依,有利于稳定班级秩序,切实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二、放手管理,把班级还给学生。

学生是班级的主体,是班级荣誉的缔造者和维护者。作为班主任,我认为重要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主动的人,让学生自己管好自己,让学生来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班主任管得越多,孩子受限制越多,依赖性越强,越不利于班级的正常发展。为此,在班级管理中,我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自身力量。

1、全面衡量,组建一套有力的班委会。

班委会是班级的核心,班委会成员的表现直接关系到整个班级的发展状况。班委会成员作为老师的小助手,其管理能力如何,责任心如何,对班级的影响很大。为此,在班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上,我都要经过反复斟酌。既发扬民主选举,还要全面权衡。一个原则是选出的班委既要让全班信服,还要有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有责任心。同时,我还特别注意班干部职责明确化,公开化。一方面,让班干部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去履行职责;另一方面,发挥全班同学的监督作用。如果有同学发现班干部在某方面欠缺、自控能力差或者不作为,可以反馈,然后经全班同学评议,及时进行调整;而对那些真正负责任的、有魄力的班干部,我则做他们的坚强后盾,全力支持他们的工作,及时肯定他们的工作,帮他们树立威信,从而带动全班向良性发展。

 2、大胆放手,让学生各尽所能。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最好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北师大叶澜教授也说过:把班级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为此,在很多班级事务方面,我尝试着放手交于学生,自己则只担任工作分配和指导的任务,不再亲历而为。如:图书角的管理、图书的借阅登记、卫生的检查、窗户的开关、作业的收发、纪律的维持等等,每天都安排了专人负责。特别是班级卫生,更是分工细密,除了安排卫生委员全面负责,代替老师检查监督各组的值日情况外,各组成员按其能力进行分工,挑选会劳动且负责任的任组长,负责当天的卫生状况。下午,除了做好自己分内的卫生清洁外,还要检查其他同学的卫生打扫情况,最后还要做好清检工作,其他同学扫地的、抹墙皮的、拖楼道的、扫楼梯、擦黑板的,各负其责。在这种细致的分工下,我发现学生的责任心增强了,卫生打扫更彻底了,再也没有推脱责任、干活拖沓的现象。以前15个人半个小时扫不完的卫生,现在不出10分钟就彻底完工。

再就是班级活动,学生能自己做的,我绝不插手,学生能自己拿主意的,我绝不干预。即使是低年级孩子,我们也要相信他们的能力。记得去年,我带二年级,元旦到来前一个月,我只交代班委会的几个成员:元旦准备开一个联欢会,节目由他们课外自己准备。具体谁干什么,由他们根据同学的特长组织安排,效果还真不错。最值得一提的是:低年级的孩子是非很多,什么他把我的书弄掉了,你推了他一把,他碰了你一下,鸡毛蒜皮的事总是不绝于耳。起初,光为他们处理这样的事情,就弄的我焦头烂额。后来,我慢慢发现,孩子拿这样的事情向我告状,只是一种天性而已,有时还没等你弄清真相,两个人早已冰释前嫌。于是我在班内提出要求,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同学不小心犯下的过错,要懂得宽容。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小事,能自己处理的自己处理,自己处理不了的找班长调解。另外,对打闹的行为,谁见了谁制止,人人都是调解人,无需向老师告状,特别是纪律委员,一定要对班级纪律负责,时时维持好班级正常秩序。这样以来,不但我清净了许多,班级风气也越来越好。

三、公正、公平,对学生一视同仁。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注意公平、公正地开展好各项工作,教师的公正、公平,能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有向心性,教师也能够从学生那里得到信赖和尊敬,形成健康的教育活动局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反之,教师的偏私与不公,会使学生失去公平感,造成感情的压抑和心理的不平衡,挫伤学生学习与要求上进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对教师教育的信任。

 1、把关爱洒向每一个学生。

班主任的教育劳动是人性化的劳动,关心学生是班主任的天性。加拿大学者范海南认为,教育智慧正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关心取向上”,关心是“人的崇高使命。”但班主任的工作不是孤立的,往往受许多因素所制约,社会人际关系、各种考核机制等等,作为一个普通人,很容易被其左右,而把更多的关爱洒上了那些成绩优良的和讨人喜欢的孩子,把那些所谓的差学生晾在了阴暗的角落。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往往造成了两种人的发展:前者更加自娇,做事更加专横,后者更加自卑,心里更加扭曲。为了防止这种局面的出现,我们要尽量的把关爱洒上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同享一片蓝天,共浴一束阳光。学习上的差异,纪律上的差池不应是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对每个学生有个全方位的认识,对每个学生负责,对每个学生一样尽心尽力,都一样付出我们的关爱。

2、  公正、公平地实施表扬和批评。

表扬和批评是我们班级管理中的两把宝剑,表扬可使优点得到发展,批评可使错误得到扼制。但表扬和批评都要有度,也就是适可而止;再者,我特别注意表扬和批评的公正性、公平性。平时,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间,只要发现了一些好的行为,我都会及时给予肯定,发现一些不良行为,不管他学习好坏,都会及时给予指正或批评。我经常对学生说:不管你学习好坏,不管你家长是谁,在老师眼里都是一样的,表现好受表扬,表现差受批评。我从不因学生的成绩好,而漠视他们的缺点或过错,也不因学生的成绩差而对他们妄加指责。在这种教育氛围下,我班的学生都能正确评价自己,公正地看待同学。记得一节语文课后,我让学生评选出三个课堂上表现最好的同学,学生七嘴八舌,最后把学习上一塌糊涂的刘明给评出来了。为什么?因为他这一节课听讲认真,发言积极。也是在这种氛围下,班内的学生都以一颗正常的心态出入教室,没有自傲,也没有自卑。

 3、公正、公平地处理日常班级事务。

班级管理工作是非常琐碎的,班干部的评选,座次的安排,学生间矛盾的处理,各种评比奖励……都是学生非常重视的,也是家长高度关注的,如果不公正公平地做好这些工作,不但会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还会招致家长的不满。为此,平时的这些工作,我都会尽力做到公正公平。班干部由学生推选,自己自荐,教师权衡;年终评比奖励更是公开透明,和学生说明评选标准,由学生表决通过;座位一月一调,互相轮换,如果家长有个别要求,我会委婉地和其说明理由,做好解释;特别是处理学生之间的纠纷,更是本着公正公平的态度,让矛盾双方先找一找自己的过错,发生纠纷的原因,说一说如果不这样做的结果,让学生在分析中领悟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去刻意批评哪一方。

正因为这样,学生健康的人格得以形成,我在学生心目中也树立了很好的威信,学生都信服我,所以班级各项工作都能顺利开展。

当然,班级管理的策略多种多样,上面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摸索,有不当之处,希望和大家共同商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