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荷兰——阿丹正传

(2011-04-14 23:46:03)
标签:

转载

分类: 身边那些事儿
我和千里都和羡慕兄弟能远足各地啊!
原文地址:荷兰——阿丹正传作者:卢桢

给鱼主编写的欧洲游系列,打算写6篇做个西欧系列,再写6篇作个东欧系列,鱼说太文学太学理化会让人作呕,所以要庸俗些,恰不是我所擅长的。这个系列名叫“文化乐途”,其实我更想叫“博士强奸世界”。

 

行摄西欧,游在此,乐在此,记忆在此。六个月的时间,由阿姆斯特丹开始,在德意志的猪手飘香中,在法兰西的咖啡浓情中,保持一路向南的姿态,遥望那片艺术的圣地、高迪的故乡——巴塞罗那。为了寻找自己的文化地理,为了脚下的欧洲,我旅行。

 

荷兰——阿丹正传

 

荷兰国名的意思就是“低地之国”,而首都阿姆斯特丹的涵义,便是建设在阿姆斯特尔河上的堤坝,DAM这个词不正是大坝的意思么?所以,鹿特丹、斯琴丹、沃伦丹……处处体现着荷兰与水的难解因缘。中国人喜欢把阿姆斯特丹简称为“阿姆”,而荷兰人则把他们的首都称作“阿丹”,仿佛在呼唤邻家的小男孩一起出去玩耍,快乐地调皮着。阿丹确如孩童一般,对于未来世界保持了探索的热情,这为他们从土耳其带来了郁金香的球茎,从中国带来了青花瓷,并将这座城市塑造为一个国际都市。

阿丹的行程,往往从运河游船开始,有人说,阿丹就是北方的威尼斯,其得名正源于交错其中的运河网络,荷兰人兴修运河,原是为了运输食品和货物,但在今天,它们承载更多的,则是那些沉醉于欣赏优雅建筑的游人。乘坐现代化的玻璃游船,穿梭于静谧的城市空间,聆听船夫兼向导娓娓细说阿丹的前世与今生,和着手风琴的乡野之音,琴酒的醉人香气,水都风光尽收眼底。游船的行程大都以火车站旁的码头为起点,顺着水坝大道游去,一番都会风味跃然而出——皇宫、新教堂、杜莎夫人蜡像馆,阿丹所有的城市符号,都被运河穿成的线索顺次呈现。

身在阿丹,运河两岸最特别的建筑便是这些山墙建筑,它们是典雅的、暖色调的,和运河一样,成为阿丹绚丽的外衣。有人叫它们山形墙建筑,就是在房屋外面的面墙上加建一座山形墙,用来装饰门面,同时也增加了一个小阁楼的空间,这同我们城市的“平改坡”颇有异曲同工之妙。15世纪时,一场大火曾经毁灭了阿丹几乎所有的木制建筑,为了免遭火魔侵害,新的房屋多由石材或砖制成,进而形成了山形墙的建筑。阳光从它们鳞次栉比的尖顶上穿过,投射在运河之中,让我们看到一幅运动的水彩画,遂产生进入童话王国的虚幻感觉。这些小房子着实可爱,不由得让人心花绽放。

因为公司不同,游船的游览时间也长短不一,而线路则基本一致。如果想沿河步行完成游船的线路,两个小时、信马由缰似的慢行也应足够。不过,看到穿梭于阿丹大街小巷的自行车无处不在,自行车租车点也随处可见,便深知它不愧为欧洲的自行车王国。以前总看见老外在中国租辆自行车满街跑,今天我们也可以在阿丹当回租车老外。欧洲的很多车子在刹车时都要蹬倒轮,所以很不习惯,一开始都会骑得七扭八歪,着实要适应一阵。管理员一再叮嘱我们:一定要锁车,如果车子丢失的话,那我将为这个错误付上200欧;如果因为乱停车被拖走的话,也要支付26欧的罚金,在荷兰留学的日子里,我也曾充分体验过那种受罚的刺激。还是尽情地在河边骑行吧,阿丹的道路狭窄、运河交错、马路与中世纪的十字路不断交错变化,似乎自行车才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走走停停,思维也在风景中畅快地穿越,体味别样的阿丹,找寻文艺青年的感觉。

体力充沛的时候,约上几位朋友,也可到郊外骑行。在阿丹的市郊,遍布一望无际的花田。除了郁金香,还有成片的水仙花、风信子……松软的沙地,淡淡的花香,仿佛置身于《雏菊》的浪漫世界。当然,还有风车,它总像坐标似的,在你的前方出现,缓缓地转动,延宕出乡野的闲适和悠然。起先,我们以为风车是用来发电的,结果到了跟前才发现,这些风车原来被用作碾碎种子和谷粒。每一个风车的下方都建有面粉作坊,或是卖新鲜的面粉,或是出售刚刚烤制出来的、热气腾腾的全麦面包。在一个大风车面前,我们发现,它所碾制的竟然是供画家绘图所用的颜料,真是无奇不有。当地人说,在荷兰,每一座风车都拥有自己的名字,人们称呼它们,就好像呼唤自己的孩子一样,比如眼前的这座风车名字叫作“凯特”,大概是个羞涩的小姑娘。

在阿丹,小型的奶酪作坊无处不在,体现着荷兰人对奶酪的热爱。奶酪这种食品,自使钟情它的人乐此不疲,抵触它的人咒骂不已。搭配全麦切片的时候,我个人倾向于那种保存时间长一些的、味道更老一些的品种。不过,奶酪保存的时间越长,它就越坚硬,难怪奶酪店的姑娘跟我开玩笑说:保存两年以上的奶酪固然美味,不过它会变得很坚硬。如果你切不开它的话,那就干脆用它打保龄球吧,或者生气的时候用来砸人。这东西要么做成1斤一个的球形,要么压成20斤一个的饼型,真可备作防身之选。

身体的疲惫,往往从胃开始,在阿丹享受一顿饕餮盛宴并不困难,无论是在精致的饭店品尝土豆炖牛肉这道名菜,还是在街边的小摊捏起一条新鲜的生鲱鱼,高高地举过头顶,然后整条全部塞入口中,像个荷兰人一样保持幸福地满足感,细细咀嚼它的滋味,再给围观你的路人一个回答:是好吃,好吃,还是好吃呢?中国人大都说:生哙肥肉不过如此;荷兰人乐于说:天堂在你的口间融化。除了生鲱鱼,炸薯条配搭蛋黄酱,也是全荷兰人的最爱。在阿丹的任何一个麦当劳式的快餐店,点餐时服务生都会先问你“番茄酱还是蛋黄酱”,这时一定要选择后者,因为薯条的香脆和蛋黄酱的柔滑,确实很搭。

阿丹的调皮,还体现在无处不在的精巧设计上,比如遍布大街小巷的男用公共厕所,就经常被国人恶搞为欧洲行为艺术的代表。其实,这还真是高抬了荷兰人,因为他们真的会无所顾忌地在大庭广众中使用这种公厕,越是人多的地方,这种公厕出现的频率越高,它也的确为城市节省了不少空间。不过我的建议是:在体验它之前,先要考虑一下自己的身高。荷兰人的平均身高是1米85,如果个头没达标,使用起来就相对困难一些,说不定就真的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也许,这是阿丹给你开的玩笑吧,毕竟他是个调皮、动感的孩子;而荷兰,则是一个安静、美妙的国度。按照古老荷兰的传统,我们要继续探索下去。

 

参考文本 多多:《阿姆斯特丹的河流》

十一月入夜的城市
  惟有阿姆斯特丹的河流
  突然
  我家树上的桔子
  在秋风中晃动
  我关上窗户,也没有用
  河流倒流,也没有用
  那镶满珍珠的太阳,升起来了也没有用
  鸽群像铁屑散落
  没有男孩子的街道突然显得空阔
  秋雨过后
  那爬满蜗牛的屋顶
  --我的祖国
  从阿姆斯特丹的河上,缓缓驶过……

 

刊物配图:

[转载]荷兰——阿丹正传
露天厕所,如果你见过我,还比我矮,就不要用它
[转载]荷兰——阿丹正传
运河与游船
[转载]荷兰——阿丹正传

山墙房屋小瓷器[转载]荷兰——阿丹正传

[转载]荷兰——阿丹正传

讲述风车故事的画[转载]荷兰——阿丹正传

[转载]荷兰——阿丹正传
奶酪市场:讨价还价
[转载]荷兰——阿丹正传
山墙建筑
[转载]荷兰——阿丹正传

花田[转载]荷兰——阿丹正传
随处在卖的花种,不贵
[转载]荷兰——阿丹正传

[转载]荷兰——阿丹正传
tulip[转载]荷兰——阿丹正传

[转载]荷兰——阿丹正传

0

前一篇:曾文正公
后一篇:苍龙来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