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绘》燕垒生题记版(10年1月20更新)

标签:
cg世说新语张旺燕垒生文化 |
分类: CG作品 |
这个帖子将置顶一段时间(估计是2到3年),集中放《世说新绘》的作品。今后这个系列的作品就都在这里发表,不再另开新贴。大约每个月中旬更新一次(基本不大迟到呵呵)。
目前这个系列作品已经在《中国漫画》上连载。
床头捉刀人
赞曰:横槊赋诗,横行一世。捉刀时,眼底依然无余子。
《世说新语·容止》记曹操欲见匈奴使,自认不够威武,怕失了体面,便让“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魏志》语)”的崔琰代替自己接见使者,己捉刀侍立。事后曹操又派人去查探匈奴使观感,那使者说:“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曹操听得此言,立刻派人将使者追杀于途中。
此事于史无据,然寥寥数十言,匈奴使之目光如炬,曹操之决断狠辣,皆如在目前。曹操自卑容貌,匈奴使能识英雄,而曹操又识匈奴使为英雄,立发杀机。文情一波三折,变幻莫测,令人叹赏;所谓英雄,亦令人望而生畏。
_______燕垒生
雪夜访戴
赞曰:天地此身俯仰,咫尺不啻霄壤,一觞一咏以畅。
《世说新语·雅量》记太傅郗鉴欲求丞相王导子侄为婿,王导使之自择。王氏诸子皆善,唯羲之坦腹东床,如不闻。郗鉴闻之,遂嫁女与焉。 晋室东渡,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王氏一族,在当时声势一时无两,子弟当然也极多。而太傅择婿,年轻的王羲之如若不闻,高卧东床,连衣服都未穿整齐。此时的王羲之应该尚未成名,也应该根本未抱成为太傅女婿的希望。晋人好谈玄学,不少人故作姿态,以示清高,颇为时人垢病,王羲之此举,也颇易被误解为故作潇洒。幸好郗鉴慧眼识珠,得成佳话。然若无书圣襟抱胸怀,坦腹东床,徒成笑柄。
小儿辈大破贼
赞曰:一局残棋落子难,侵边飞角不能安。枰中觅得屠龙手,总是中原劫未阑。
《世说新语·雅量》记谢玄于淝水抗前秦大军,谢安时正与客围棋。局中谢玄以书至,谢安看罢无言。客问军事如何,谢安坦然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当前秦苻坚以举国之兵近百万南下,谢安遣弟谢石、侄谢玄引兵八万拒之。这是关系到东晋政权存亡的一战,只是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当时几乎无人认为东晋有获胜的可能。在前方战事正酣时,谢安正与客下棋,捷报传来时,他也毫无异样,只以“小儿辈大破贼”一语淡淡带过。晋人潇洒,多有近伪,亦有后人以此诋谢安矫情。然谢玄练北府兵,大战时诸军调度,皆是谢安之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方是安石真潇洒处。
苏门长啸
赞曰:眼中魑魅魍魉,浮生如梦如谎。世事不堪说,一啸满山俱响。
《世说新语·栖逸》记阮籍入苏门山,见一人拥膝岩侧,遂登岭就之,箕踞相对,高谈良久,其人不应。阮籍对之长啸,意尽而退。还半岭许,忽闻有声如数部鼓吹,满山俱响,回望,乃向人啸也。
魏明帝曹芳时期,在文学史上是以“正始文学”留名,却是一个充满了恐惧、不安和迷惘的年代。丑恶而黑暗的政治,令人窒息的现实,作为正始文学的代表人物,阮籍留下了八十多首《咏怀》,几乎都是在用隐晦的文字表达内心的痛苦。当他不辞辛苦,登山去见苏门隐者时,与其说是追慕山中高士,毋宁说是借此渲泄郁结已久的内心。而苏门隐者临别后那一声“如数部鼓吹,林谷传响”的长啸,其实也是一种无言和无奈的回答。
小时了了
赞曰:临刑冀罪止于身,有梦终如陌上尘。漫说大儿孔文举,留名却是让梨人。
《世说新语·言语》记孔融十岁时随父至洛阳拜见名士李膺,应对敏捷得体,人皆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孔融之语告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应声讥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孔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神童,最出名的事也就是四岁让梨,十岁讥陈韪这两件。当时狂士祢衡目空一切,却只看得起他和杨修两人,宣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这三人都有不俗的才华,却如堕入同一个因言贾祸的魔咒。孔融幼时的确聪颖过人,与李膺和陈韪的对答都可见一斑。然而在他幼年的聪慧背后,却欠缺了一个少年应有的谦逊和礼貌。许多年后当他被曹操下令诛杀时,不知会不会想起许多年前陈韪那个并不中听,却很中肯的预言?
《周处除三横》
赞曰:水无蛟,山无虎,人犹畏我心无主。
《世说新语·自新》记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时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虎,合周处为义兴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处刺虎杀蛟,归见乡里庆己之死,遂有自改意,终为忠臣孝子。
周处,三国吴将周鲂之子。少年顽劣,人多如此,但年轻时的周处显然已不仅仅是个问题儿童,乡人居然将他与水中之蛟、山中之虎并称“三横”,周处还居其首,所以周处改过自新之事向来被传为美谈。然而举世昏昏,独醒后只怕会更加痛苦。后来他率军征伐叛乱的氐人齐万年,齐万年颇忌周处,但众将掣肘,周处兵败身死,仅仅留下一个忠臣的空名而已。
《凤兮凤兮》
《世说新语·言语》记魏将邓艾口吃,语称“艾艾”,司马昭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邓艾对曰:“‘凤兮凤兮’,也只是一凤
。”
邓艾,是三国后期魏灭蜀之役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名将。他自幼家贫,父亲早死,只能为农民牧养牛羊,但从小好学不倦。及长,又因为口吃,所以一直沉沦下僚,但每见高山大泽,便指点策划行军扎营之所,以至于为时人所笑。但司马懿知他为奇才,一手提拔,邓艾终于做出了一番事业。天道酬勤,为人处世,终不能事事顺利,但不论如何坎坷,都应如邓艾一般永不放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