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的责任

标签:
教育王芳谁在说节目一批杂谈 |
媒体人的责任
文/马健
就象为了追求升学率,一部分学校不顾及学习心理、不考虑学生的承受力、不惜牺牲学生一生的发展采取体海战术等摧残学生人格的教学方式一样。媒体的收视率,也有异曲同工之妙。http://182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11/19/12/0/u54260744_12d193297e0g214.jpg
有些节目,唯一的目的是追求“愚”乐,有些访谈节目,大有将当事人致死地而后快之嫌,有些栏目嘉宾为了个人表现采取指责、谩骂、羞辱当事人的态度,只要“好看”,只要有人看,无论怎么表现都不为过。一部分媒体人失去了最基本的职责,最终不得不以行政命令方式才得以整改。
而王芳似乎显得有些另类。一袭白衬衫,一条牛仔裤,简单地系个马尾辫,就这样“苍白”地登台了。“苍白”是指她的服装,而其思想和内涵却在《谁在说》节目中淋漓尽致得以体现。
情感类访谈节目曾一度充斥荧屏,有的栏目将人性之丑恶揭露无遗,在屏幕上将当事人“脱光”,更有节目无事生非,为了节目的“精彩效果”有意激发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王芳主持的《谁在说》一直保持这样的主色调:尊重当事人,理解当事人,尽可能通过节目协助解决当事人的困惑与麻烦。既使现场当事人说一些过激的话,王芳马上安抚当事人,建议当事人调整情绪,而当双方对质时发生的过激言行,王芳马上制止。
尽管人们喜欢看冲突,但温情永远是中国人一道开胃菜。《谁在说》不是电视剧,从不刻意追求故事的一波三折,简简单单地将事件呈现,专家组成员通过听当事人的故事,分析成因、协助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王芳说得好,《谁在说》的专家组,首先是一批善良之人,在录制现场,哪一位专家没为当事人流过眼泪?专家组成员都有着丰富的学识、社会经验和阅历。大家都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并希望当事人也过得越来越好。
王导的古道热肠、陈旭律师的专业功力、建一老师的精彩分析、马健(不自评了)……,哪一个不是为当事人着想呢?
《谁在说》的收视群,更是一批热爱生活、追求生活的良善之人,也是一批有强烈学习精神的热心人。通过专家点评,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参与,得到生活的启迪。
感谢《谁在说》的平台,能有机会与朋友们分享心理学知识,祝愿您在心理学的影响下过得更好!
http://188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11/3/8/5/u54260744_12cc576c64bg21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