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蒙氏还是蒙事儿?

(2010-05-17 20:08:44)
标签:

教育

育儿

蒙台梭利

教具

蒙氏

美国

杂谈

    

 蒙氏还是蒙事儿? 
 
文/马健心理咨询事务所  马健 

 

【关键词】蒙氏  教育

 

 

    您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可能会遭遇到如下情况:http://186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5/17/20/9/12959476032g214.jpg

 

 

    有关人员询问您愿意让孩子上蒙氏班吗?需要另计费用。

    可事实上有一些蒙氏班变成了蒙事儿班,蒙家长点钱花是真。

http://181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5/17/20/10/1295947d174g214.jpg    蒙氏是什么意思?意大利的女性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 , 1870-1952年)。以其名字命名的“蒙氏教育”。自5月16日始,马健将加入蒙台梭利幼儿教育培训学习,师从来自欧州的一批蒙台梭利教师,她们有若干年的教学经验,马健希望学到货真价实的知识,运用于幼儿教育,成为国内获得欧州职业认证的蒙台梭利培训师。

    与幼儿相伴,令人的心灵洁净。

    蒙氏教育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马健已经与导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于昨天在国务院事务管理局幼儿园现场观摩,与老师们分享。

    马健也知道一些打着蒙氏教育旗子的幼儿园,教师仅仅通过二三天的简单培训,知道最基本的教具使用方法就开始招收蒙氏班学员,对蒙氏教育理念不甚了解。希望这样的单位不要把蒙氏变成蒙事儿和蒙钱。

 

http://186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5/14/19/24/12949c6c692g214.jpg

 

介绍部分文字内容如下,以便于家长在被蒙氏的时候,能够对付蒙事儿的。

(文字来源百度知道):
  1907 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招收 3-6 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了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蒙台梭利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学方法,轰动了整个欧洲,“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人们仿照蒙台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许多新的“儿童之家”。1909 年,蒙台梭利写成了《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1912 年这部著作在美国出版,同时,很快被译成 20 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100 多个国家引进了蒙台梭利的方法,欧洲、美国还出现了蒙台梭利运动。1913 年 ~1915 年,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布世界各大洲。到四十年代,仅仅美国就有 2000 多所。蒙台梭利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蒙氏教育法基本原则:http://187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5/17/20/10/12959484b99g213.jpg
  1. 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不同的教育。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6.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
  7.混龄教学。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摒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
蒙台梭利教育的特点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他生命的发展是走向独立。通过具体的练习如生活基本能力练习、五官感觉练习、智能练习(语言、数学、科学)等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蒙氏教室是一个小社会的雏形,孩子在其中学会尊重别人,接受别人,学习如何分享自己学会的知识技巧,学会如何领导别人。蒙氏教室提供了培养儿童情感智商的环境。
  蒙台梭利课程,包括感觉、动作、肢能、语言和道德发展等,使个体成为一个身心统整合一的人。“自由”与“纪律”合一,“个性”与“群体”兼顾。启发幼儿使他们有能力解决困难,适应新的环境,达到自我构建和心智发展。
  蒙氏教育的原则:
  
  以儿童为主 ——为的孩子打造的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充分的教具提供 —— 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我们提供给他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他的内在潜能。所以,设计一个适合孩子的生长环境,应该是能提供丰富的教材(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诱发他自我学习的乐趣。
  不“教”的教育 —— 反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而主张籍由良好的学习环境,亮丽丰富的教具,让儿童主动去接触、研究,形成智慧。
  把握敏感期的学习 —— 0~6岁的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出现对不同事物的偏好的各种“敏感期”。蒙台梭利科学幼教法强调掌握儿童“敏感期”,而给予适切的学习。
  蒙台梭利教育拥有一套蕴含无限教育价值的学具,这套学具利用幼儿感觉的敏感性,透过可供幼儿操作的教具,让孩子们轻松愉快的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吸收许多抽象的概念。尊重幼儿重复练习的特性,所有学具幼儿可以反复操作,满足幼儿生理心理上的需要。
  教师居于协助启导的地位 —— 教师必须放弃传统自以为是的教育方式,而是从旁适时地给予儿童协助与引导,让儿童成为教育的主体,使他们动头脑、有智慧。
  父母才是真正的关键 —— 孩子的教育,并不只限于学校一隅,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更是无所不在。在心爱乐园的亲子课堂中,家长不仅可以学到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还可以和宝宝一起上课,在课程中增进亲子感情。
蒙氏教育的价值: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研究与了解,遵守儿童的敏感期,激发儿童潜能,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孩子独立、自信、专注、创造等能力,为将来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蒙氏教育法遍及欧洲大陆,也走向了世界,蒙氏教育法推广百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得到世界各地幼教界的普遍推崇和认同,在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学前教育发达国家极受关注,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及一百多个国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阿拉丁神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