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育儿路上几多焦虑

(2010-05-04 21:17:20)
标签:

育儿

小米

脑血肿

马健

杂谈

 育儿路上几多焦虑 
 
文/马健心理咨询事务所  马健 

 

【关键词】育儿  焦虑

说明:此文为《亲子》杂志《MOM TALK》栏目文章,计划7月份刊出。    

育儿路上,几多焦虑

   你是否感觉现在养个孩子为什么这么难,弄得你焦头烂额?

    你是否为自己的孩子比不过别的孩子而忧心忡忡?

    从吃喝拉撒到选特长班、上幼儿园,你是否总在不停地操心,成天要面对这些烦恼?

育儿路上几多焦虑

    自从小米出生,我似乎就得了焦虑症,总有可值得焦虑的事,总有操不完的心。于是这一条漫长的育儿路,似乎也成了我的焦虑之路。

小米出生第一天,头上顶着两个大的脑血肿,据医生说可能得半年才能消。于是我天天看着小米的这两个脑血肿,摸不得,碰不得,只能看着,只能焦虑:这要是万一消不了多难看啊!这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消啊?恨不得把这两个脑血肿给看没了。

    月子里,听到周边嘈杂的噪音,总会很恼火,不能安静些吗?我家小米要睡觉呢!可是当半夜鞭炮声大作,而小米居然还是趴在我的怀里吃奶、睡觉,充耳不闻,便开始焦虑,是不是小米的听力有问题呢?于是开始不停地测试,在小米的身后踢倒椅子,给小米放音乐听,甚至在42天体检时很担忧地对医生提了这个困惑。

同样是在月子里,我看育儿书里说有的宝宝到了1岁后卤门还不闭合,于是又开始担心小米这卤门会不会也如此呢?吃奶时小米吐了,我听人家说有孩子吐奶时奶水溢到耳朵里结果造成耳聋,于是揪着小米的耳朵检查来检查去,生怕一不小心就把奶水给流进去了。

    然后是吃饭问题,我曾经得了喂饭强迫症,小米不吃就非常沮丧,非常焦虑。

    接着是便便问题,小米曾经只喜欢站着拉便便,直接把便便拉在纸尿裤里。这让我一度焦虑,总这样站着拉,日后可怎么办呢?

    小米曾经喜欢说“打、打”,边说还会真的抬手打人,于是焦虑这么爱打人可怎么是好。……

 育儿路上几多焦虑

马健点评文字:

    读着小米妈妈的文字,似乎看到她焦虑紧张而忙碌的生活状态。文字中描述的哪一个方面不是一个年轻妈妈们应该的注意事项呢?宝宝的爸爸妈妈(尤其是妈妈)在养育宝宝的责任上,承担着不可推卸责任。如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恐怕真有可能带来不良的影响和后果。育儿路上几多焦虑

    但这种焦虑,正象小米妈妈已经意识到的那样,弄得自己焦头烂额了,不仅表现为行为上举足无措,在心理上更显现出无助和莫名的担忧。

   面对孩子,年轻的妈妈们表现出适度的焦虑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并且在肓儿过程中还能够展现其优势:一方面适度的焦虑可以引起对育儿的足够重视、自我反思和改进,毕竟自己是位“新手”,又可能因不苟同上一代的养育方式和方法,只好自己去“创新”;另一方面,(此处省略部分文字。文章未发表,保护一下先。)。

    可是我们从字里行间能感觉到小米妈妈的焦虑情绪已经过度了。过度的焦虑直接影响到亲子关系建立,不仅对自己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危害,这种恶劣的情绪又会像传染病一样在不知不觉间传递给孩子,导致孩子的过度紧张。

    小米妈妈的焦虑更多地是为孩子未来的担忧,为未发生的事件而忧心仲仲,整日预期一些可能失败的结果。她担心宝宝发展不良落后于人,需要选择一所好的幼儿园,为宝宝的饮食起居、生长发育、行为习惯、脾气性格、人际关系等等方方面面而莫名地担心,似乎畅想的未来只是时间在推移,而孩子成长却停滞不前。如:小米站着拉便便,小米妈妈马上想到的是“总这样站着拉,日后可怎么办呢?”小米妈妈不妨到幼儿园里与见多识广的老教师们做个交流,问问她们有几个孩子在幼儿园里出现站着拉的行为?再如:月子里周遭的噪音,妈妈担心孩子不能安静睡觉,而事实上孩子却睡得像根木头。我们有多大的能力给孩子营造一个没有噪音的环境呢?另一方面也否定了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但孩子的抚养人首先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孩子。育儿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系统工程,不能急于求成。掌握育儿的理论与方法,了解发展心理学的常识,与有育儿专业知识的人士做些交流,知晓孩子发展过程中在什么年龄段出现的什么样的问题,认识到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放松心情,不再大惊小怪。

 育儿路上几多焦虑

   第二,(此处省略部分文字。文章未发表,保护一下先。)无论网络还是图书信息,育儿知识泛滥、鱼目混珠、真伪莫辩。更有一些为了吸引眼球不惜以追求怪异和奇特的育儿文章,更何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被媒体无限放大炒作呢?家长不能因为听到一起飞机失事就拒绝孩子乘座飞机、更不能因一例被风吹落的砖头砸死了路人就不允许孩子上街走路。特例仅是特例,发生的几率很小。

    第三,家长要有耐心,学会等待孩子成长和独立。倾情投入照顾宝宝,不知不觉间就将这种焦虑转化为对宝宝的高期望值,希望宝宝尽早达到目标,而一旦宝宝表现与自己的期待产生了落差,将强化并加剧自己的焦虑情绪,还可能失去理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呼声高涨,这种信息被更多的家长所接受,于是过早地过度教育。但是,孩子起跑时不输,更不要(此处省略部分文字。文章未发表,保护一下先。)

    第四,自我反思,将潜意识浮出水面。过度焦虑的背后,也许隐含着自己不知道的原因。对孩子的过度呵护,是满足一种什么心理,真实原因是什么?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吗?是对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方法的一种彻底否定吗?是希望通过自己抚养孩子向他人宣战吗?是夫妻关系出现了不和谐吗?是对自己的未来不再抱存希望了吗?……找到深层原因,(此处省略部分文字。文章未发表,保护一下先。)

育儿路上几多焦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养儿有啥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