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健心理咨询事务所 马健
【关键词】节奴 白眼狼
心理
“节奴”?马健心理咨询事务所马健老师首先在百度知道中搜一下这一词的概念。
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2/23/20/3/127aba66d26g213.jpg 节奴,指为重大节日消费、交际而饱受压力的人。很多传统节日,在现时代有了更多的市俗和功利的色彩,节期间送礼之风流布已久,但是现如今送礼却变了味道,过去人们更看重“送”的情意,现在人们却越来越看重“礼”的分量,有许多人为了一些节日送礼甚至要花掉几个月积攒下来的工资,因此现在很多人害怕过节,人们生活在这样变了味道的“礼尚往来文化”下,产生“节奴”。每逢佳节倍思亲,“春劫”过后人忧心。面对节日期间巨大的开支,不少80后白领自称沦为“节奴”。他们处于焦虑、烦躁状态,自觉活得很累甚至患上“节后综合症”。
当大家都在谈节奴是为了面子的时候,马健心理咨询事务所的马健老师从另一种角度以自己做为解剖对象分析一下“节奴”的演变过程。http://184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2/23/20/3/127aba68a51g215.jpg
马健,生于66年,在那个困难的年代,每逢过春节,叔叔们、姑姑们、姨们、舅舅们、婚了的姐姐、婚了的哥哥都要按当时当地的水平支付一个红包,也许三五毛钱,也许一两块钱,但那时的这几毛几块不亚于而今的百元大钞。姐姐回娘家,走了一年了,不给父母买点东西?不去看看大叔小婶?回娘家带着孩子,哪个长辈不给孩子点压岁钱?
马健读中学的费用,哪个哥哥不出钱?在北京读五年大学家里所有人的钱马健都花过。90年马健工作了,可以不做节奴,也可以不去探望七大姑八大姨,做个白眼狼,自己挣钱自己花。但那是狼,不是人。在马健有难处需要钱的时候,别人力所能及地支持了,就算是从银行借钱也是要还的。自己日子好过了,不想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http://184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2/23/20/4/127aba7fc16g213.jpg
今天马健和同学再谈起节奴的话题,同学说他一家三口回湖北老家的消费是2万元,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的学生许多来自农村家庭,家里经济不富裕,如果能够多支持一些,就象当年家里人供我们读书一样,也给予家庭回报。
马健曾记得有亲戚支付过5斤全国粮票,说:“到了北京用得上”。马健也曾接受过街坊的水果,她说:“带上火车吃。”。”……
在农村老家,凡是遇到红白事,总要先请个帐房先生,所有随礼的人一定要登记入册,谁家给了多少钱一一入帐,存为家庭的资料。将来谁家有事了,翻一翻帐本,在没有物价变化的前提下,相应数额回礼。这是民风,也是传统,这就是生活。如果谁家有事您不出面,将来您家有啥事了,也不会有人登门,您就只好过那种孤家寡人的生活了。
当然,马健并不是说不考虑自己的生活,一味地回馈老家,的确是要考虑个人的承受能力,春节就可以换一种过法,可以回家过年,也可以接父母来北京过年,让父母换一个新的环境,体验一下北京的生活。不是许多人都回老家了吗?正好可以借集体宿舍,让父母住几天,还省了宾馆的住宿费用。何乐不为呢?同时寄一些费用委托家人买些礼品送到亲戚家中。即满足了与父母团聚的愿望,又实现了报恩。
回家过年的开销的确是不小,别说80后,就是70后也感觉那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毕竟工薪阶层是多数人,那就换一种过节的方式。
人情往来是必需的,您有了孩子带回家,别人也是一样回馈您的。咱不能拿别人钱时快乐,花自己钱时痛苦不是?呵呵
马健举了“一”,返“三”的事儿是您的啦。
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2/20/17/12/1279b7b7813g214.jpg
心理教育工作者马健老师的飘逸生活
飘逸是一种清新雅致、恬淡自然的心理感受和生活境界
马健心理咨询事务所声明 http://js3.pp.sohu.com.cn/ppp/images/emotion/base/bulb.gif :
马健心理咨询事务所隶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海威教育公司,位于北京师范大学南门鑫荣泉写字楼417室、436室,现面向社会提供心理咨询。
预约热线:13701196114
信箱:bnuhealth@sohu.com(谢绝各种形式广告,敬请非咨询人士勿扰)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4号鑫荣泉写字楼436室
邮政编码:100088
工作时间:09:30-20:3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