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妈的爱是理所当然的吗?(2)

(2010-02-12 18:22:28)
标签:

家庭

教育

丈夫

鑫荣

马健

杂谈

 妈妈的爱是理所当然的吗? 

 

心理教育工作者马健老师的飘逸生活

 飘逸是一种清新雅致、恬淡自然的心理感受和生活境界 

文/马健心理咨询事务所  马健老师 

【关键词】母爱  

http://182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2/12/18/8/127727be3aag214.jpg    马健心理咨询事务所的马健老师与《亲子》杂志合作已经有一年多了,承担着MUM TALK栏目与年轻妈妈们交流的“任务”,栏目编辑在网上搜集年轻妈妈们的博客文章,请马健老师做适当点评和心理支持。网友的文章如下:

   说明:此文做为春节礼物,以飨网友。《亲子》的读书群为0-3岁宝宝的家长,当然,主要是年轻的妈妈们。如有兴趣了解更多知识,请阅读《亲子》杂志

文章近期刊出,请勿转载

 

 

马健心理咨询事务所的马健教师读了茵妈的文章,能够体会到茵妈失落的感受,而这种失落感源于对茵茵投入之后未有预期的回报,更有与茵爸比较之后内心的不平衡。http://185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2/12/18/9/127727c9f44g214.jpg

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茵妈看来家庭中的报酬,主要表现在情感的回报,比较的他人却是茵爸。

茵妈在茵茵身上付出了那么多,无论是吃喝拉撒还是外出游玩,她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全神贯注于孩子,承担着一个母亲的责任,所有这一切被茵茵视为理所当然,更令茵妈无法接受的现实是她被茵茵视为保姆的表现,似乎这个妈妈不存在。

另一方面,茵爸很少陪孩子玩,只顾及自己玩网游。可是结果却让茵妈百思不得其解:茵茵有吃的想着爸爸并有讨好之嫌、主动迎接爸爸回家、 渴望爸爸的陪伴等。

http://181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2/12/18/9/127727d20cag213.jpg因何茵爸、茵妈对茵茵投入差距那样大,而获得的情感回报却与投入成反比呢?可能的原因如下:

第一,茵妈照顾孩子事无巨细、无微不至,被茵茵视为“应该”或“义务”,形成孩子的思维定势。成年人亦有如此表现,如有的家庭,太太下班晚了,先生宁愿挨饿也不做饭,视做饭为太太的事情。有的家庭太太做饭洗衣整理家务,而其余人闲着也不帮忙。

第二,茵妈与茵茵接触太多,难免管教孩子时絮絮叨叨,想什么说什么,尤其出于为了孩子的好而口无遮拦地批评孩子,即茵妈所言“该骂时骂”招致孩子的不满。一句http://182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2/12/18/11/127727e5cefg215.jpg“恶”言造成的不良后果用十个善行也无法弥补对孩子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面对这种现状,茵茵采取了“战”或“逃”的应对策略。茵茵一定不是妈妈的对手,选择与妈妈“战斗”可能经常失败,也注定必败,于是茵茵选择了“逃”,即逃避与妈妈近距离接触,而唯一可选择的就是与爸爸在一起。

第三,茵茵渴望与爸爸在一起。茵爸喜欢电玩,电脑上的画面吸引了茵茵的注意,主动向爸爸示好,表现出有礼貌,获得爸爸的好感,赢得与爸爸相伴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茵爸管教孩子少,又面对着一个懂事的孩子,茵爸肯定和鼓励的语言进一步强化了茵茵的积极行为。孩子更喜欢与爸爸在一起,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建议茵妈不要独揽养育孩子的大权,自己不仅要扮演母亲的角色还要考虑到妻子的角色,一味地强调母亲的角色,会淡化妻子的角色,同时也可能剥夺茵爸的双重角色,即丈夫和父亲。孩子也是丈夫的,允许丈夫以不同的方式教养孩子,不必干预太多。也许茵爸照顾孩子少的原因是由于茵妈以自己的教养方式为唯一正确引起的。这种现象在许多家庭时常发生,如:纠正丈夫抱孩子的姿势不正确、批评丈夫不会喂奶、指责丈夫对孩子的动作过于粗鲁等而引起家庭战火,最终导致丈夫放弃陪伴孩子。如果确实丈夫缺少教养方面的常识,最好在适宜的时机以温和的语气交流,给出合理的建议或请教儿科大夫,让丈夫担任起父亲的职责。

由于性别的差异,母亲倾向于教育孩子,而父亲更喜欢与孩子玩耍。家庭中做好合理的安排,每个人都担当起自己的任务,即可以提供给母亲一点休息时间,也能让父亲体验孩子成长的乐趣,更能够增进夫妻之间的理解和情感,保护好家庭婚姻。

 

 

马健心理咨询事务所声明:

    马健心理咨询事务所隶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海威教育公司,位于北京师范大学南门鑫荣泉写字楼417室、436室,面向社会提供心理咨询和亲职教育。
    预约热线:13701196114
    信箱:
bnuhealth@sohu.com(谢绝各种形式广告,敬请非咨询人士勿扰)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4号鑫荣泉写字楼436室

    邮政编码:100088
    工作时间:09:30-20:30 

http://182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2/11/14/25/1276c895c3dg215.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