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工作者马健老师的飘逸生活
飘逸是一种清新雅致、恬淡自然的心理感受和生活境界
文/黑尔斯心理咨询工作室主任
马健老师
【关键词】家有考生 http://51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2/11/8/10/1262b16f482g214.jpg
黑尔斯心理咨询工作室马健的女儿读初三了。自入初一开始,考试不断。小小年纪的孩子,已经是考试高手了。这是升入初三的第三次月考,一天考了五门功课,这无论如何,谈不上实质意义的“考试”,充其量为闭卷练习。尽管如此,学校依然很重要,根据学生的成绩排队,要算年级平均分、班级平均分。
马健的女儿也算是个心态超好的学生,考试与日常上学大致是相同的状态,该起床起床,该睡觉睡觉,电视有节制地看,网络有节制地玩,闲着没事时与老爸老妈逗个贫嘴,偶尔也会装嫩玩上几句:“妈妈我要刷牙牙”、“妈妈我要睡觉觉”,也许以此语言方式挽留那曾经过去的稚嫩童年。
月考结束当年,马健女儿一进门就开始唠叨自己失误,几乎失误成了学生给自解脱的代名词。不停地描述最后一道数学题“:”是“冒号”还是“比号”,由于误认为是比号,所以在那一题目上用时过多,耽误了时间,当终于想明白的时候,已经没时间再做了。
马健问女儿:“考完后,你们班同学如何评价这一道题?”
“大家都按比号做的,都没什么结果。”女儿回答。
马健说“那是老师出题有问题,如果认为是比号的占少数,是咱看题有毛病,如果大多数人都看错了,就说明老师可能把冒号打成比号了。如果大家都扣分,就可以认为老师没出这道题。(第一层,接纳孩子的感受)”
“我希望数学不要拉分啊。”女儿说。
马健接着说“你希望这次考试不要象上次那样,因为一道题目,排名时被一操场的人排前面(与女儿共情)。并渴望这次能有一个更好的表现。”
“4D4D”
……
一天过后,马健女儿得学校里先给马健夫人打电话,说:“老妈,我马上回家啊。”
马健夫人转身对马健说:“这次一定排名不错,电话里听出孩子唱歌的声音了。我同事已经告诉我了,这次孩子年级排名得前一百位。”
“先装不知道,让孩子表达一下她快乐的心情,让她的快乐时光延长一些。”马健回答。
……
孩子进门了,迈着快乐的步伐,一脸的喜悦。“老爸、老妈,我打翻身帐了,这次考试还不错,进入前一百名了,我担心的数学,年级平均分才七十多分,我考了89分。年级总分排名93位。”
“啊?不会吧。你可是得重点中学啊,你可是北京市重点中学啊,排93名,这不就是与你们高中签合同了吗?前150名的同学大多可直升本校高中,你得有失误的前提下还能有这种成绩,大大地不容易。何况语文是你的最强项,这次竟然没有发挥正常的水平。至少还有3-5分可以找回来,如果是这样,你就是年级前50名了。额滴神,怎么女儿比她爹都聪明呢!”马健夸张了一下。
“长江后浪推前浪,将爹拍得沙滩上!OH,YEAH!”
“开饭啦,瞧你们聊得这热闹劲,刚才我得厨房没听清,你们说什么呢?”马健夫人从厨房出来说。
“老妈,是这样的……”女儿绘声绘色地描述一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