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衰老

(2009-11-29 15:42:00)
标签:

杂谈

面对衰老
 
心理教育工作者马健老师的飘逸生活

飘逸是一种清新雅致、恬淡自然的心理感受和生活境界

文/黑尔斯  

 

【关键词】老年年老 

我的相关日志:
2009-11-26 
招聘优秀心理咨询师   

 

  上午马健参加北京电视台青少频道《谁在说》的录制,主持人当然还是那个永远阳光、开心、快乐的王芳,身边还有万人迷王导、苏京平老师和美女陈律师。

 

   本期话题谈的是一位82岁的老母亲养老话题。到场的嘉宾有老人的大儿子、大儿媳、二儿子、和四女儿(三儿子未到场)。

http://184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1/29/15/5/125eea70a54g215.jpg

   老人三十年前老伴去世了,未再婚。在此,马健首先与大家分享心理学的常识:

   亲人的离世,对活着的人有很大的打击。在心理学的社会再适应量表中,对五种亲人与朋友离世造成的压力进行了评估,按分数高等排序为:

   子女去世:123分,常说的白发人送黑发人。

   丧偶:119分,(这也是压力很大的社会事件)

   兄弟姐妹去世:102分

   父母去世:100分

   密友亡故:70分。

   如上事件,在发生时,需要处理心理危机。

   再回到录制现场的当事人身上。老人与儿女一起生活总会出现这样那样问题,也当然也算是正常的,老人老了,自然观念各方面还会保持自己原有的状态,老人喜欢大儿子,要求大儿子留在家中全职照顾自己。

   大儿媳在谈到家中生活时描述到:既便在孩子生病的情况下,老人一个电话,丈夫马上去看母亲而不顾及自己的孩子。儿媳讲了许多不容易的地方。

http://184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1/29/15/5/125eea70a54g215.jpg

   另有许多生活的索事。如:老人不让用洗涤灵洗碗,而儿女们认为只用净水冲不干净等等。

   看起来大事没有,小事不断的一个家庭却涉及到另一个更普遍的话题:将来谁为我们养老?

   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马健语重心长地与您分享:咱养老院去吧。看一下如下图片,您就明白自己该怎么做啦。

 

http://182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1/29/15/4/125eea632b1g215.jpg

 

   养儿防老成为过去式,别说一二个孩子,就是七八个孩子的,也值不上了。咱从年轻时开始做心理调适,就象以前老人们认为养儿防老一样根深蒂固的生活理念:“我老了,去养老院过快乐的生活。”

http://184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1/29/15/5/125eea70a54g215.jpg

http://185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1/29/15/7/125eea8d266g215.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相中老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