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载:先诈后骗(4/4)

(2008-09-01 08:41:40)
标签:

休闲

分类: 健康生活

连载:先诈后骗(4/4

 

(提示:分享为了获取间接经验)

 

五、给自己的建议

1.在朋友电话联系过程中,主动报上名来!别玩那种猜测游戏,别以为自己在对方心目中极为重要,一听您的声音就知道您是谁,除非您每天给对方打个电话,让他一听您的声音就烦,这样就可以因为烦您的声音,就记住了您是谁。

2.如果对方要求您猜测,别轻易给出名字,免得对方顺杆爬。遇到那种自以为是的熟人,就想让您猜的,索性告诉他:“对不起,我这里有客人(我正在开会、我要进地铁了、我要进电梯了、我手机快没电了),我找空再猜你是谁吧。”

3.除非您特别特别信任的人,特别特别知根知底的人,基于许多经济纠纷,还是说无论是谁吧,无论是谁,在没有任何凭证的情况下,仅凭一个电话,您就钱打入别人卡上,那就需要您同时做好思想准备,坚守一个信念:“这钱我不要了,对方还我,算是我挣的,对方不还,我没意见。”

六、余音

假如,我正好以前欠李鸿峰一笔钱8000元的款项,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假如,我与李鸿峰有业务来往,正希望向他行贿,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假如,我有把柄在李鸿峰的手中,而自己很心虚,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假如,……

您有什么假如的补充?

七、他一定能成功!

我相信这些人,一定能够欺诈成功!

细数欺诈的花样不断翻新,碰瓷的、布托、医托、饭托、以父母病危为借口的、网上购物欺诈、网友敲诈、套汇、假文物、换外币、中大奖、设局、短信诈骗、冒充政府官员……数不胜数。但每一种方式都有人上当受骗。

并非所有上当的人都是唯利是图之人,也有更多善良之辈,或缺乏社会经验之人。

事实上,我也曾有过被骗的经历,之后才明白原来社会上不都是好人。时至今日,我手中还纂着几张借条,却讨账无门。

您有被骗的经历吗?您总结了吗?

分享一下如何?

 

连载:先诈后骗(1/4)

 

连载:先诈后骗(2/4)

 

连载:先诈后骗(3/4)

连载:先诈后骗(4/4)

http://184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8/9/21/5/11c4dbe3407g213.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