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孩子,我不是那意思》之二十二

标签:
育儿 |
分类: 《孩子,我不是那意思》 |
【连载】《孩子,我不是那意思》之二十二
文/北京师范大学
(承接上文)
3
在车上,王文涛向郝斯说明了王立峰找他帮忙请郝斯做咨询的事情,同时简单介绍了他的基本情况以及孩子出现的问题。
3.1 为了孩子忙碌着
王文涛与郝斯一道进了家门,郝秀正在看央视的访谈节目。极度煽情的主持人在低沉的音乐伴奏下,向某女演员发问:“你们夫妻一位是名演员,一位是著名导演,工作这么忙,谁来管孩子呢?”
郝秀见到哥哥进门,马上关电视,站起身说:“哥,您可一个多月没过来啦,忙得快忘了我们了吧。”http://187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7/29/7/25/11c12044032g214.jpg
“别关电视,我特喜欢那个女演员。”郝斯没接郝秀的话,鞋也没换,径直奔向沙发,拿起遥控器,打开电视机。
“哟,郝哥还有暗恋的女演员呢,嫂子不知道吧。您还成她粉丝啦。”王文涛怪声怪气地调侃着。
“粉丝?有我这年龄的粉丝?按年龄我也是粉条,而且是宽粉,再过十年,我注定就变成粉皮了。”郝斯的幽默发挥了出来。
郝斯专注地看着电视。屏幕上女演员低垂着头,紧抿着嘴唇,沉默着,眼泪在眼眶中打转。经验丰富的主持人,并没有立即讲话打破这种“冷场”。静静地等待后,女演员由衷地表达了自己对四岁儿子铁蛋的愧疚,她说:“每当我接一部戏的时候,我就想,排完这部戏,我就回家好好带儿子。我知道孩子在小的时候,更需要家庭的温暖,尤其是母亲的关怀。但我控制不住自己,我是个戏疯子,一旦一部戏结束,我就想再做一次突破,扮演另一种角色,让自己的事业更成功。我实在挤不出太多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现在只能让我妈来带孩子,当然,也请了保姆照顾孩子。有一天我出发前,儿子问我‘妈妈你能不能不排戏,留下来陪我?’我回答他当我排不动戏的时候,天天陪着他。”
郝斯摇着头,咂了一下嘴,长叹一口气“唉!她对孩子的态度,已经将在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打折了。”
“怎么了郝哥?您的偶象有瑕疵了?”王文涛问
郝斯自言自语地说:“许多家庭在孩子出问题后,才反思到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少,缺乏亲子沟通,对孩子不了解,后悔自己教养不得法。而想做补偿的时候,孩子会反问:‘我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都去哪里了?你们不是更喜欢事业么?为你们的事业奋斗去吧!’我希望她能够合理调整事业与亲子之间的关系。我周围已经出现了太多因追求事业而忽视子女教育的父母,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与孩子建立依恋关系和儿童心理发展。无论哪一位有事业心的家长都要考虑,个人发展和子女教育,在时间管理上要做一个精心的、合理的安排。事业成功可以带来钞票,钞票可以雇到保姆,但保姆永远不可替代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给为事业发疯的家长们一个建议,请您挤出时间,把自己交给孩子。”
“哥,这样的人多着呢。前几天也是在这个节目中播出的一对夫妻演员,一提起孩子两人都哭了。他们一直把孩子送到老家由爷爷奶奶带,每年也就春节的时候去看看,而且一旦上春晚的节目,春节都回不去。”郝秀说得很轻松,作为丁克家庭的女主人,她不了解孩子对父母关怀的需求。
“郝哥,小时候看的那部电影《少年犯》,不就很说明问题吗?40多岁的《社会与家庭》杂志女记者谢洁心,出于社会责任感,忙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社会调查,通过对少年犯的深入研究和感化,写了轰动的评论文章,文章发表后在少年犯中引起强烈反响。她由于忙于社会工作,忽视了亲子教育,更令她万万没料到的是:自己的儿子因流氓罪被捕。这让她独自吞食了苦果。”王文涛接着说:“王立峰夫妻在北京移民队伍中,也算是个小有成就的中产阶级了,他们一直为孩子奋斗,但是,最令他们苦恼的也是孩子的问题。为孩子这事,前天晚上两口子还控制不住情绪动了手。现在的孩子这么难养吗?幸好,我们不要孩子,否则,没准现在也是个什么德性呢。郝哥,我去叫他们,现在他们也差不多到家了。”
(后续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