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还要面对未来!

标签:
杂谈 |
分类: 健康生活 |
生存还要面对未来!
--与朋友们分蛋糕吃啦,开心地说!!
文/北京师范大学 马 健
清晨起床,夫人已经煮好了面条,并下了鸡蛋,说:“吃长寿面啦,亲爱的。生日快乐!”
一下子让我想起几年前教外国人学中文是的那段对话(记不得是谁编写的教材了):
A:“小明,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吃面条和鸡蛋了吗?”
B:“为什么?”
A:“过生日吃鸡蛋和面条,是中国人的习惯。”
我由史以来第一次这样过生日。
女儿也过来打招呼:“老爸,生日快乐!”
……http://183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5/9/9/14/11a6f94f175.jpg
来单位上班的路上,看着天空中放飞的白鸽,一直哼着小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马健。”
到了单位,同事们主动打招呼“马哥,生日快乐!中午哪吃啊?”单位的网络具有这种自动功能,谁过生日会自动跳出一个窗口,让全体人员都看到了。
“看看你们送什么红包啦。量入为出噢。”我调侃着。
手机短信响了,不用猜,也知道是我那几个“狐朋狗友”发来祝贺的,海哥是头一个,不用看就能猜出来他说什么!这年头,能记住别人生日的人不多啦。要么是工作太忙,忘记了;要么是朋友太多,记不住了;要么是感觉太俗了,不去记了;要么是情感淡了,只有热烈的时候才记得……。
有人说,属马的人是勤劳的。
有人说,5月出生的人,是乐观的。
有人说,5月的马,出生时绿草如荫,能够身强体壮。
而我—马健,姓马,也是红五月出生的马,勤劳、乐观、体健。
昨晚,开始思考,又到生日了,时间真快。
去年的生日、前年的生日怎么感觉离今天那么近?
工作人员都有一种感觉,过了星期三,不愁星期天。在一年中似乎过了“儿童节”,这一年就要过完了。
我也有许多感慨,我怎么一下子就由孩童们称呼叔叔改成了大伯?前两天与同学、兄弟小韩(韩全胜)、邓教授(邓玉恒)见面时,怎么就控制不住去揪他们头上的白头发了?小韩说:“别揪啦,如果揪下来,头上就没毛啦。”见到他们,不由得回忆上大学时一起抢吃方便面、用粮票换鸡蛋的情景。我们越来越爱回忆过去了,是因为有阅历了还是因为老啦?
虽然心理上依然年轻,但相貌改变,老啦!反问自己“老了吗?”
我似乎开始回避自己年龄了,有人问起:“马老师,您今年多大了?”我要么有意说“快五十啦”,要么就说“三十多啦。”总是回答与自己实际年龄±10的范围。想起N年前的一句广告词,“今年20,明年18”,那我不好意思厚着脸皮那样说,就脸不红心不跳地说成:“去年36,今年35”吧。让自己保持一种三十五六岁的精神状态、身体状态,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体力,保持一颗与年轻人不遥远的心。
然后,再想想自己现在是个什么人?
一位有老婆孩子和热炕头的人;
一位在许多地方留下声音的人;
一位在课堂上展示人生的人;
一位把讲课做为生活趣事的人;
一位有能力将课程讲精彩的人;
一位课堂上幽默乐观豁达的人;
一位从课堂氛围中获得满足的人;
一位与人友善并愿意交友的人;
……
终生将是个什么人?我为自己写好了墓志铭:
这里躺着的是一位名马健的人,生于1966年5月,猝年不详,享年未知。
他出生在河北正定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里,以其不懈的努力,1982年考入河北正定中学,1985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经济系学习,1990年留京任教,1993年7月辞职。2003年再次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深造。多年来自修并从事心理学的研究与普及工作。
他一生活跃在中、小、幼、大学、银行经纪、财务、企业合伙人、职业经理、培训、广播电台、电视台等相关环境之中。自2000年正式从事职业培训工作,主要涉猎课程包括:亲子教育、教师成长、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沟通训练等等。
他一生全部的经历促其成为一个贫嘴张大民式的人物。他乐观着,以其幽默和风趣的语言特点、播音员般磁性并宏亮的声音,将笑声传递给了身边的人;他分享着,以有效地倾听与来访者交流、对话,相互支撑和帮助促使双方共同进步;他传播着,他走过了许多地方,为那里的人们传递健康的生活理念。他,对周围的朋友充满了情感,他对孩子努力尽到最大的责任,与妻子相依相伴共渡一生。他是一名小人物,一个用心为自己的生命活着并不停诠释生存意义的人。他更是一名“专家”,一个用其毕生精力执著并陶醉于专门做自己喜欢事情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