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连载六:夫妻之间那点事
——度过城乡之间那条河
文/北京师范大学马健心理咨询与亲子教育研究室
【两个人的错】
李加林(化名),生于甘肃省某乡某村,留京硕士,某中学任教。
张婷婷(化名),北京某幼儿园老师。
李加林自述:
2005年7月,我硕士毕业了,谋到一份北京某中学任教的一份工作,并落户北京。工作不久,经同事介绍认识了几个北京籍的女友,之后,我确定了与婷婷的恋爱关系,她温和的态度和都市女性的职业气质吸引了我,我们在07年十一就结婚了。
我们这种城乡结合的婚姻,随着夫妻激情的退却,渐渐显露出不和谐。尤其表现在消费观念方面。
记得08年春节期间,婷婷约我去逛商场,说商场正在做促销,此时买东西折扣多,可以省不少钱。结果,我们俩一进了商场,她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膨胀的消费欲望,再加上商家采取返券的营销方式。当我们大包小包地将商品背回家的时候,她兴高采烈地拿着计算器与冷漠的我算计到底省了多少钱。她的计算结果是一共省去2000多元。
而我在她购物的过程中已经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她看好的服装就让服务员开票,我不好意思在公众场所说太多,小声劝她“差不多了,别买了,已经刷了5000多元了”。她根本听不进去,指着价签说:“你看,这套衣服多便宜?才四折,省不少钱呢。”我没办法,只好不停地去刷卡。每去收银台交一次费用,我就把她买的衣服折算成课时。那时我讲一趟课也就十多块钱,她买一件商品,我就计算需要我讲多少课才能把这件衣服拿回家。http://120.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8/2/16/19/21/118bf96857d.jpg
回到家,我看着那一堆又可能穿不着的衣服,长叹一口气。她问我“你怎么了?”
“今天花了7000多,我三个月的工资啊。”我消沉地说。
“你怎么不算算,我省了2000多呢?相当于你上三个月班,拿四个月工资。你别老是跟我小农意识。”
“可是,我们钱没啦。7000多,没啦!”
“没了再挣!”她态度强硬地说。“也不是我一个人花那么多,也有你的啊。”
“什么是我的?哪件衣服是我的?”我也生气了。
“这不是有三双袜子还有一幅手套是你的。”她边说,边把那三又袜子和那幅手套扔给我。她又翻找着,说“好象还有件衬衫也是你的。”
“我嫌那件上衣贵,根本就没去交钱!一件衬衫打4折还要200多块?我疯啦。我哪件衬衫超过100块钱啦?我穿的这件才20块钱不也挺干净吗?”
“你!你!你好好看看,20块钱的衣服什么做工?200块钱的做工如何?能一样吗?品牌就是品牌!”
“品牌也不值那么多钱!!!”我第一次和她大声地争吵。
08年的春节,我们过得极不愉快!假期中,我们一直为那7000块钱的消费展开了长达一周的冷战。
我以前的生活环境告诉我,挣钱不容易,一定要省着花,一定要学会节俭。而婷婷却是挣一个花三的主,根本不自己能挣多少。她是一名幼儿园的老师,每月那点钱还不够化妆、吃零食、买衣服呢。根本不懂得操持家。我实在受不了和她一起过的那种“紧张”的日子。
婷婷陈述说:
我从小就习惯这种生活了,父母虽然也不高,但是养我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所以,吃点心一定要是“稻香村”的,吃咸菜必是“六必居”的。我们家也没什么积蓄,但这么多年就是这么过来的。现在和加林结婚了,他处处要求我象一个农村的媳妇一样省吃俭用,我怎么可能做到呢?
中国那句老话:“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果真是这样,我嫁谁不都一样?嫁个硕士他要求我读书,进修个大本,拿个学历,他的农民生活背景又要求我省吃俭用。如果我嫁个战士是不是天天去学射击?我嫁个戏曲演员是否也要天天练声呢?他张口闭口“你应该……”、“你必须……”,他怎么不考虑考虑我的生活背景呢?
我给他买了条200多元的领带,这,过分吗?那条稍稍象样儿的领带都是上百元的。他可好,我满心欢喜送给他,他一看价签就和我急了。找我要了发票,马上去商场退货了。回来的路上,在一个地滩上花几块钱弄了一条,那叫领带吗?直接把红领巾系脖子上得了。我知道改变他很难,但他为什么一定要改变我呢?
他还是老师呢?您看看他整天穿得,没一件象样的衣服。我给他买,他就嫌贵。所以,他的衣服我也不管了。他爱去什么金五星、什么天意、什么天外天这样的小商品市场去买假冒伪劣商品,那他就去吧。
他的一套西服,才花了120元,就这样的价格还跟滩主讨价还价呢。120?那是西服吗?瞧他穿上那个美!还和我说,他能把120元的西服穿出2000元的气质来。
……
【分析】
李加林和张婷婷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已经形成了消费观念。彼此给予对方一个调整的空间和时间。
新婚的激情过后,夫妻生活将趋于更真实和平淡,不曾留意的问题也将逐渐显现出来。一些在恋爱期间的优秀表现,在婚后可能成为问题出现。如欣赏的尖尖十指,可能是由于很少参与家务,精心保护而养成。婚后,丈夫也许会要求妻子进出橱房,那双不愿劳作的手将成为家庭生活的障碍。
在消费观念上,李加林也需要都市化,城市就是城市,尤其是做为已婚的男人,需要有几套象样的行头,以备适宜的场合穿着。并非一分钱与一分货绝对对等,但挑一挑服装的做工和质量还是需要的,当然,一般而言,品牌也是质量的保证,不妨“高消费”几次,听听同事们的看法和意见,是不是人靠衣装?生活不仅仅是节流,有了更好的形象,适度地消费,也可促进开源。
张婷婷少女时期我行我素,在娘家养成的吃光、花光、用光的三光生活方式,只要父母愿意并允许她继续那样生活,即使发展为啃老族,也无妨。彼此愿意的事情,别人又能说什么呢?但张婷婷结婚了,由少女成为少妇了,要学习当家作主,主持家务了,而家庭的经营很重要的内容是理财,如果依然采取“三光”政策生活,不做适度的储蓄,在家庭遇到突发事件、职业变故或增添人口时,将无力应付生活资金短缺的局面。
(后续内容更精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