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我磨难  纠正不良习惯

(2007-08-20 10:07:02)
 

自我磨难  纠正不良习惯


文/北京师范大学马健心理咨询与亲子教育研究室  管文荣


     宁宁小时候是姥姥带的。姥姥有个传统观念,说是孩子起床时要多叫几遍才行,否则对孩子大脑发育不好。在姥姥的呵护下,宁宁养成了起床要叫三遍以上的不良习惯。
     上小学以后,我决心帮助宁宁纠正这个毛病。我和宁宁说:“据妈妈了解,人睡醒立即起床,对大脑的发育没有影响。总让妈妈叫几遍,你才能起床,既耽误时间,又使得妈妈很不开心。咱俩商量商量,改掉这个毛病好吗?”宁宁同意了我的意见。
     在我的督促与鼓励下,开始一段时间,宁宁还能较迅速地起床。时间一长,就坚持得不令人满意了。
     我开始寻找契机,想通过用自我磨难的方法让宁宁尽快改正不能迅速起床的毛病。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从小树立热爱解放军的思想,学校利用星期天组织他们到部队搞“一日小营员活动”。星期六晚上,宁宁兴奋得怎么也睡不着,星期日早晨五点钟我叫他起床时,他睡得正香。我见时机来临,就用平常的语调,叫了一声“宁宁,该起床了!”并顺手用录音机将我叫他起床的声音录下来。见宁宁酣然入睡,一动也不动,我暗自庆幸地走开了。
     七点多钟,我听见宁宁在房间里大声哭喊“妈妈,您怎么不叫我起床呀?同学们都出发了……”我走过去,将录音机打开,并说:“妈妈叫你了,是你没养成快速起床的好习惯,所以,叫你都听不见。”宁宁哑口无言——我早已和他讲过不能迅速起床迟早是要碰壁的。久盼的“一日小营员活动”是参加不成了,他着急、悔恨、懊恼。又是捶打自己的脑袋,又是跺脚,还一个劲儿地骂自己是笨蛋……我象是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照旧做我自己的事。当他的情绪较稳定后,我安慰并耐心地对他说:“宁宁,别难过了,这样的机会以后还会有的。如果你特别想去部队,放假后,我带你去表哥的军营,怎么样?”这时,他才止住抽泣。我接着对他讲:“人吃一堑,要长一智,永远记住今天的教训,就不会再吃这样的亏,妈妈相信你肯定会改掉不能迅速起床的毛病的。”宁宁象是接受了我的意见,默默地走开了。
      从这天以后,奇迹真的发生了。宁宁每天都在睡前自己上好闹钟,铃响后,他会自觉迅速起床。就是高考的紧张时刻,他也是照章办事,没让我操心过。我深深地感到,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的“良好习惯,是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真是至理名言。
     看到宁宁因为没能参加“一日小营员活动”的那种悔恨心情,特别是他拿到没有他参加的“小营员集体照片”时,眼泪止不住的流的样子,我的心里也颇不是滋味,但为了孩子的一生幸福,我还是做到了让他在自我磨难中成长。

 

北京师范大学马健心理咨询与亲子教育研究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马哥夫妻夜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