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空五线谱
秋老虎肆虐,已连续高温一周,天天阳光如火,听说要中旬以后才会降温,上班坐在办公室那儿都不想走,回家躲在家里开着空调也什么地方都不想去,晚上是通夜的空调开着才能睡得着,早晨起来浑身不舒服,晕沉沉,软绵绵,都是这空调吹的,可不开空调,又觉得热的太难爱。
儿子发了几个短信来说,“要热死了”,说弄一个空调或空调扇去,学校老区条件差,宿舍没有热水洗澡,没有空调,住在顶楼,肯定是热的,汗水是长流的,想想那滋味肯定不好受,想着他受苦,尽管心里也难受,但弄个什么空调或空调扇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允许的,我对儿子说这么多学生都能过,你也过得了。
今天看网上一则新闻,说一个大学新生入学,又在火炉城市,家长在与校长对话时哭诉,学校宿舍没有空调,她的女儿全身每一个细胞都需要空调,她的女儿读高中时教室有空调,家里有空调,来大学了却没有空调,她的女儿受不了。家长心疼,哭诉而泪流满面。这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议论,有指责学校生活条件太差的,有指责家长把孩子惯得不会生活的,但大多数人认为,现在的孩子们太娇贵,太娇气了,适应能力太差。
将来走出大学门走进社会,是不是就能保证天天能坐在空调室里不流汗呢?是不是就能保证人人当白领呢?更多的人认为,作为家长心疼孩子是应该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却不能总在温室中成长,必须要经过风雨的洗礼,烈日的照射,泥泞道路的摔打,不然就不能经受住步入复杂社会可能经历的挫折,跌倒了可能就爬不起来,所以,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进入大学,家长只能适时的引导,更多的时候家长要放手,让他们适应学校的大环境而生活,让他们处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协调成长,将来走进社会才能够适应社会。
是啊,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岗位越来越少,待就业的人越来越多,走出校门就成白领的并不多,更多的人必须从最低层干起,最低层在那里?在一线,在塔底,干最苦的活,干最简单的活,干最累的活,干收入少的活,如果这段时间的活干过了,干好了,那么往上走的条件才具备了。所以,大学生的理想与现实是有一定差距的,这差距需要在读大学时就要有所认识,还要有心理准备(我所在的单位近两年新进的两名大学生,就因为不能适应最一线最底层的工作而没有干满实习期就放弃了工作),要不,工作后就会很长时间不能适应,不能适应就干不好,干不好就得不到好评,得不到好评,就会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