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花-------------------
5月26日下午,一百多人正聚精会神的坐在25楼会场学习,突然我感觉到脚下在微微的颤动,于是悄声对同桌说,象是在地震哟。同桌说这一段时间天天都感觉在地震,话音刚落,就看见挂在主席台的投影仪屏幕上下跳动起来,天花板上的吊灯一个个水晶球也晃动起来,并且跳动的速度和弧度也越来越大,坐在凳子上明显的感觉到在晃动,安静无声的会场里顿时响起了凳子移动声,一些人从坐位上站立起来,人们互相议论起来,把眼光都转向屏幕和吊灯,有十来个人开始往电梯门厅走去,但大多数人坐在或站在原位上,而此时此刻,坐在讲台上的来自北京的教授,一点没有惊慌,微笑着镇静自若的看着大家,笑着问大家5月12日是不是比今天晃得厉害,教授就是教授啊,沉着冷静,有大家风范,不得不令人佩服。坐在会场的人们,大多比较平静,似乎已经习惯了余震,似乎坐在这里学习的人,都能沉住气,其实内心里还是有些害怕,要是在自已的办公室遇到这样的余震,可能早就逃离了办公室,但在这里,大多数人并没有表现得惊惶失措,更没有不管不顾的只往自认为安全的地方去躲藏,也许都害怕被人小看没有素质,因为这次来学习培训的人都是大家认为有知识有文化有素养的人。
约一分钟后,晃动消失,会场又恢复了平静,课继续上着。一个小时后,才知是青川发生了6。4级余震,也是5。12以来最强烈的一次余震。
这次余震晃动,是5月12日以来我第一次感觉到,只有汶川震中发生5级以上地震,在重庆才会有明显的震感。有几次5级左右的余震都发生在深夜,正在甜睡中,我都没有感觉到。
第二天,也就是5月27日,下午4点过,又接连发生了两次5。5和5。1的余震,晃动比26日更轻一些,又一位来自北京的教授,稳坐讲台,不惊不慌,还开玩笑说,要是房子震跨了,你们这么多人培着我一起是很荣幸的,培训学习的人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平静的看着晃动的屏幕和吊灯。
自5月12日地震后的半个多月时间,生活在重庆的人们大多都生活在余震的恐慌中,“今天X时要有余震”的信息不时通过网络、短信、电话四处传送,弄得人们不得安宁,大家都不敢在家里呆,总是在在外面呆到大家认为安全的时间才回去。
记得在5月19日,在官方网络上,电视广而告知上,滚动出现了这样的预告:
四川省地震局发布公告:余震预警
根据中国地震局《关于汶川8.0级地震近期余震趋势意见的报告》,汶川8.0级地震余震活动水平为6-7级左右,5月19日-20日汶川8.0级地震余震区发震的可能性较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规定,地震部门要加强监测预报,各级政府视情况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广大群众要做好防震避震的准备。
四川地震局
2008年5月19日
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公告
据地震部门报告:19-20日在汶川震区附近有可能发生6-7级余震,重庆各地将会有明显震感,请广大市民注意安全,按防震知识做好防范工作,并注意相互帮助,维护公共秩序。有进一步的情况,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将随时向大家报告。
2008年5月19日
这个信息一出,一传十,十传百,这可是官方信息呀,不可不信。19日白天,很多小学和幼儿园放假,一些社区工作人员和小区的保安,挨家挨户通知住户不要在家里过夜,19晚,居住在楼房里的人,携家带口,带着被子等倾城而出,都去了乡下、广场、体育场等空旷地带,中学校组织所有学生全部在操场上过夜睡觉。
20日走进办公楼,同事们的第一句话是“你昨晚在那里睡的”,“你昨晚出去没有”,他们告诉我,傍晚出城的车川流不息,人来人往,广场四周全是车和人,出现了少有的热闹和恐慌,我们城市的所有广场、操场,都成了床铺,很多车也成了床铺。所幸的是,这次预报的余震没有发生,看来地震这个魔太神密莫测,当人们有精心准备时,它却无动静,人们正安心不在意它时,却悄无声息的来临,特别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却不能正确预知它的行踪,这是人们恐慌的根本原因。
到了今天,大家更加平静的对待余震,似乎麻木了,经过多次余震的恐吓,认识到汶川的余震是递减的,不会超过8级,8级时,重庆都基本安然无恙,那么低于8级的余震对于受波及的重庆是不会有危害的。
当然在经过了汶川大地震后,应该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地震来临时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尽可能保证人身安全。还要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房屋一定要按可能发生的震级来建设,特别是那些建设者、开发商、从事房屋设计、审查、质量检查等的官员们高度重视建筑质量,将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
我们期盼着科学家们早日破解地震密码,一切都在人们的掌控中,地震预报就如天气预报一样的准确,愿这一天早日来临,让民众真正安心过好每一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