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子独自在外上大学一个月,给我打了四次求助电话。
求助一.儿子军训期间,要唱八荣八耻歌,但儿子和同学们均不知八荣八耻的全部内容,同学们没有电脑,又没有网吧,于是打电话来求助,当时我正在丽江旅行,打电话时正好在一个餐店吃晚饭,我和同行的人对八荣八耻的内容都记不全,最后只好求助餐馆老板,帮我们在网上搜索下载了八荣八耻的内容告诉儿子.
求助二.儿子入学,学校准备了全套的床上用品,但质量外观均不好,我又为儿子重新购置了床上用品,准备了垫絮,被子,还有两被套,两床单,两枕套,购置两套是为了换洗方便,其中的被子套了上被套,装在口袋里拿到学校,没为他铺好,儿子只好自己动手铺床,儿子却不知从何下手,不知道床单怎样铺,并且把已经套好了被套的被子又套上另一床被套,于是打电话来求助,最后儿子在同室同学的帮助下才将床单和枕套被子就位,铺上了同一花色的床单枕套.儿子求助时,我与一帮人正在打牌,他们听儿子还求助这事,让他们好一顿笑,数落了我半天没有把儿子培养到位.
求助三.儿子求助毛衣(棉线T衅衫)怎样洗.儿子成长这么多年,基本没有洗自己的衣服,只有高考结束后才让他自己洗自己的衣服,夏天都是一些轻薄的衣服,每天都在换洗,好洗,遇到毛衣就束手无策了,又打电话来求助问我怎样洗.
求助四.儿子院校开始竞选学生干部,院系班动员学生都去积极竞选,儿子也打算去竞选一个职位(儿子没有告诉我是什么职位),要求报名参加竞选的学生写出对拟选位置的认识,于是儿子在还有十来分钟就要交出书面认识时,打电话来求助我,"团委是干什么的,对团工作的认识",我为了不打击儿子的积极性,只好又在网上去查资料,告诉儿子相关的内容.
从儿子的四个求助电话,重新回头看看自己在教育儿子关注儿子成长方面的得与失.
以分数论成败的应试教育,让学校不再用心关注学生除应考科目外有课目,特别是理科学生,高一结束分科后,那些政治历史等不考的科目完全成了摆设,没有作业,有时课还被其它的重要课占用.基本上将不参加高考的课目忽略在外.即使在继续学习,也只是为了完成国家对高中的教育要求.什么德智体全面发展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一句空话.培养综合素质学生也只是停留在口号上.政治思想教育基本上就缺失了.
学生成了应试教育的奴隶,社会环境,学校要求,国家就业现实,让更多的高中生不得不走上高考这独木桥,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目桥啊,还得要走在最前面,才能占领最有利的最安全的位置,力量小的体力不支的就只有被挤下独木桥,甚至根本就上不了独木桥,所以孩子们只好拚命的增长力量,往前挤,花大量的时间增长获取分数的本领,至于那些与高考分数无关的课目,就置之度外了.政治书地理书是不会再去翻阅的,时事政治也再不去认真的关注,全力应付学校语、数、理、化、英的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这就导致孩子们不知道八荣八耻的内容,不明了团组织的作用,那就更谈不上对团委工作的认识,就算是入了团也只是在跟风顺应大潮而行。
家长成了应该教育的追随者,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所有的家长都会倾其所有供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从小学到高中进重点学校去读书,请最好的老师来补习,要求孩子用所有时间来读书学习,应考,成绩排名要靠前,都希望孩子在过独木桥时跑在最前面,家长们给孩子们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成绩,成绩,顶尖成绩,于是,家长们家务全包,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生活,除了会读书外,丧失了独立的生活能力,有报道说,一个考入国家一流大学的学生,读大学期间,因为再没有父母照顾生活,而自己又无力照顾自己的生活,只得退学回家的事件,可能就是应该教育的结果,家长纵容孩子的结果,也如我自己的孩子,打电话来求助衣服怎么洗,被子怎样铺也是我教育管理孩子的一个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