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  金钱

(2006-09-28 23:45:08)
分类: 耳闻目睹*[感悟]

美  金钱

署假期间,每天早晨出门上班时,我的儿子还在床上睡觉.但在小区的路道上,总能看见一个十分清秀的中学生模样少年在打扫道路, 每每看到他,我都会在心里说:真是一个乖娃儿啊!我知道少年是小区一个清洁女工的儿子,女工说天气太热,儿子会帮她做点事,早一些收工,她儿子也十分乐意的做事,没有怨言.没有嫌自己的家贫穷,没有嫌自己的妈妈从事的工作低下,我在心里由衷称赞少年,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是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曾在报纸上看到报道,一位生活比较困难的朱儒妈妈,为自己健康而漂亮的儿子,征一位漂亮的临时妈妈,带儿子去少年文化宫玩.朱儒妈妈认为自己太丑陋了,有伤儿子的自尊.看到这样的报道,我心里不但没有升起同情心,反而卑视这位朱儒母亲,她身体残疾,心理更是残疾,身体残疾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残疾,母亲是孩子最早的最好的老师,可一位心理残疾的老师能培养教育出有爱心有孝心的孩子吗?能培养教育出道德品质好的孩子吗?将来儿子会认她这位母亲吗?真是要打一万个问号.

 

一位高中女生,拒绝她的妈妈到学校去看她,就是去了也说是亲戚,原因是嫌妈妈长得太丑,让女儿没有脸面,于是这位妈妈为了不失去女儿,把家里仅有的一点钱都拿出来做整容手术.天啦,这样的女儿不要也罢,做人的基本道理一点都没有学到,却学会极度虚荣,就算是一个天才,将来对社会也未必有用.

 

一位在校大学生,家在农村且十分贫穷,但大学生在校穿名牌,持高档手机,隔三五天就要去一次肯德基,没有申请助学贷款和困难补助金.消费的钱从那里来?全部是父母向亲戚朋友的借款和贷款.当父母的想到儿子有出息,自己受苦受累却总是无条件的满足儿子的要求.这样的儿子良心何在,道德何在?一个对父母都不爱不怜惜的人,会对谁有责任心和爱心呢?

 

现今社会笑贫不笑娼,不得不承认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校受歧视受排斥,交不到男女朋友,无经济参加学生组织的团体活动,这部分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严重自卑,有心理障碍,还有少量贫困学生有仇富心理。严重自卑,反应在行动上就成了超常的自尊,超常的自尊,反应在行为上就有不可理喻的举动和自私,爱心同情心严重缺失,没有健全的人格,马加爵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应该说国家对青少年的品德教育、素质教育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更多的注重用分数论优劣,文凭论能力。这也许是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悲哀。

 

报章杂志,电视电影等等媒体,今天的这样赛明天的那样作秀,似乎宣传的都是一个道理:“男人爱漂亮,女人爱潇洒”。网上也说现代社会进入了"男人爱美,女人爱钱"的时代。男人没有钱等于女人不漂亮。这些媒体观点的导向对青少年人生观的形成影响很大.行政企事业单位招女员工,看重的是外貌,特别是要在前台(工作)服务的女员工,更是以美为第一条件.男人择偶,更不消说,第一要漂亮,其它的诸如文化,修养,品德等倒在其次了.男人的和社会的这种需求,催生出美容整容产业,有了美貌就会嫁得好,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越来越受到女人们的认同.女人择偶呢?最关注的是家庭背景如何;有几多资产(包括父母的),有否文凭,房子;工作单位是否好,还要象购买股票一样有长远的眼光,看看这个男人是不是绩优股,能不能担当养家的重任,一句话,关注的就是钱.这种互相的需求,让女人为美而不惜伤害自身的身体,让男人越来越虚荣,不择手段的挣钱,或者不顾父母的死活压榨父母,打肿脸充胖子.如那位大学生.

 

父母、容貌、出生的家庭,不能任由选择,如何教育和引导孩子从小正确看待和对待现实,正确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有健康的成长心理,成了家庭和社会教育的课题,特别是我们的教育界人士应研究的课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