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23日可以查询到高考分数,25日凌晨公布各批次高校录取分数最低控制线,26至28日学生填报自愿.重庆一本最低控制线531分,二本是476分,三本是446分,总体比去年略低.
从高考结束到得到录取通知书这段时间,考生和家生心情最为焦虑紧张,考试结束要担心,考得好不好,上不上得了线,正如闲庭姐所说心情:"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心神不宁,每天如坐针毡似的,坐立不安"。分数出来也是几多欢喜,几多愁啊,愁自愿如何填报,要查资料,要比对,要分析近几年的情况,要考虑将来是否好就业,最着急的是家长呀,填报高了怕落榜,填报低了又上不了满意的学校和专业,真是左右为难.今年是知道分数线后填报自愿,我觉得更不好把握,分数线出来后,如果某某学校的某某专业看好,上了这个分数线的学生又特别多,都去填报这个专业,而收生的数额是一定的,这就意味着有考生读不到第一自愿而落榜,也意味着招生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更多的腐败行为.
单位今年有几个同事的孩子高考,我看他们那个急呀,那个担心啊,真是不能言表,其中有一个同事的女儿,考试时正好得重感冒,考试还没有结束,就哎声叹气,估计上大专都有点难,结果分数刚好上大专线,还有两个同事的儿子只比二本线多三、四分,这几天都是闷闷不乐的一脸的沉重.他说他们真是担心啊,刚好过线的分数很难读到自己满意的学校的,极有可能落榜,而再复读孩子的心理压力会更大,并且明年的考生会更多,竞争会更激烈。
是啊,孩子上不上得了大学,上一个什么样的大学,能读什么专业,这都直接关系到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直接影响孩子今后几十年的人生之路.高考的确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十二年寒窗苦读,十二年的起早摸黑,十二年的力量积蓄,十二年磨一剑,只为六月高考一博,这一博是人生的分水岭,博得好,也许将来会有辉煌的人生,博得不好,也许一生平淡而无所作为.我也终于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父母,愿意出高价择校而读,其目的也是为了六月七日八日两天博出好成绩,走向美好的人生.我的一位朋友,她的孩子小学初中高中均是择校而读,其择校费就花了近八万,去年孩子终于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我们问她值不值,她很坎切的回答说"值,需没有读到北大清华,但总算上了一所还满意的名牌学校和专业,要是不择校,考哪读哪,恐怕连考一个大专都成问题,啷个找得到工作哟".哎,可怜天下望子成龙之心啊!
这都是因为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状,造就了众多的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造化出一大批读书的天才,社会和生活的傻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