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耳闻目睹*[感悟] |
多年漂泊在外,家乡的一切慢慢磨灭成脑海深处一抹温暖的记忆,请看我为你描述一种最难忘的家乡小吃。
难忘外婆的谷芽粑
外婆离开我们已经18年了,每每想起外婆就要想起小时候外婆做的很多小吃,如浑水粑、谷芽粑、假棕粑(书名:黄粑)、猪儿粑(书名:叶儿粑)、高粱粑等等,最难忘记的是外婆的谷芽粑,回味谷芽粑那与众不同的天然的甜,回想起我们攀桐油树摘树叶来包谷芽粑粑的情景,外婆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眼前,心里就涌动起一股暖流,就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我有N多年没有吃过谷芽粑了,现在的市场上根本没有人做来卖,可能是做起来比较麻烦的缘故吧,就是有也变样了,因为现在桐油树在我们这儿也绝迹了。
在这里我为大家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把谷芽粉和小麦面粉放在一起,其比例大约是小麦面粉占70%,谷芽粉占30%,用温水搅和,搅和到比我们现在做馒头的面略稀一些,然后用手搓成适当大小,用桐油树叶包起来待用。
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工序,味道好不好也在这道工序吧,就是把待用的谷芽粑放在竹蒸隔上蒸,这蒸是最有讲究的,先用大火蒸,蒸到表面上变色,而又只是半熟时,停止往柴灶里加柴禾,就用柴灶里的余火余温,慢慢的酣,所谓的酣,就是用特细火力和较低的温度慢慢的蒸,温度的掌控很重要,对于城里人来讲,可能就是把天然气或者液化气关到最小吧,但我估计柴灶蒸出来的谷芽粑肯定比天然气蒸出来的谷芽粑好吃,因为火源不同,温度控制不同。就这样慢慢地酣蒸3个小时谷芽巴就成了,掀开外面包的桐树叶,就露出黄色的谷芽粑,泛着油亮亮的光泽,吃起来软而糍糯,香甜可口,特别是那甜,既不是放了白砂糖的甜味,更不是放了糖精的甜味,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只是觉得这甜味与众不同而又特别好吃。
只可惜我没法放一张照片在这里。
朋友,你看到过这种粑粑吗?你吃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