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舞蹈 |
关于蒙古族舞蹈势态中的“晃法儿”
在舞蹈动态中寻找舞蹈精神的家园,从舞蹈文化中捕捉其动态的影子。
自然孕育了万物,万物的规律和法则组成了社会的习俗,成了亘古不变、世代延续和发展的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形成了一种文化背景,约定俗成了人们遵循的法则,烙印在人们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评判上,就成了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民族心理。蒙古族就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他们的舞蹈如同腾格尔的《天堂》一般给人以气势、骨风之感,仿若绿色的草原一样永远催人向上……
民族气质是蒙古舞之魂。每个民族舞蹈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也恰恰是这种气质体现出他们的不同韵味之处。把握气质是舞蹈动态特征在情感面上的提升。而蒙古族舞蹈中的“晃范儿”更加凸显了其独有的气质。
一、蒙古族舞蹈中“晃范儿”动态描述
在观者眼中,蒙古族舞蹈中的“晃范儿”如同人类的悟性、歌声中的华彩、珠宝上的气、火上的焰,令人可感而不可触。它是在明显的动作态势中流露出来的,具有特定民族性、地域性、表演艺术家个性特点的微妙之处,是一种文化灵性的闪光点。是那种难以模仿,却可以感受得到的独特的表演魅力。
前一篇:大学英语四级新题型将要出山了!
后一篇:马背上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