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生活梦想情感 |
分类: 一丁点的眼睛看热点 |
网络语言日益恶俗化
北大校长许智宏前段时间,凭借迎新晚会上的一曲《隐形的翅膀》,让成千上万的网民认识了自己,一时间成为了舆论的焦点,通过这件事,许校长留给我的印象是,不但在学术届颇有建树,而且他还拥有着一颗年轻的心,能够与时俱进,与学生打成一片,真可谓是一个极其合格的一师之长,最近,许校长又一次无意中把自己推上了媒体关注的风口浪尖,针对现在网络语言日益“很恶俗、很不文明”的现象,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许校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且声明,北大将率先把“网上不骂人”写入学生守则。
我们且先不管,把“网上不骂人”写入了学生守则对于改变网络语言恶俗化的现象有多大的作用,但其码有一点我们应该支持一下许校长,他始终能给我们带来惊喜,我个人认为,这种实事求是的办事作风,比那些整天高喊加强学生道德建设,却从不在实际上有所作为的人强出不知道多少倍,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也许您刚看到关于许校长把“‘网上不骂人’写进学生守则”的新闻,您可能还有点诧意,但当您看到了下面的一连串数据后,您可能就会知道,为什么许校长要把“网上不骂人”,这看似非常小的事写进学生守则的真正原因了,
绝大多数的学生沉迷于网吧,有的甚至提供“吃住玩”一条龙服务
据统计,截至2007年6月,中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2.11亿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网民中学生比重很大,达1/3强(36.7%),绝对数量接近6000万,所以青少年学生的这部分网民的网络生活状态如何,就显得犹为重要,学生今天在学校,明天就是在社会,他们才是中国真正的未来,清末的著名学者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说的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所以说,净化网络语言,提高网民素养质,真的应该从学生抓起,作为全国的重点学府,北大能够率先把这点写进学生守则,应该说是给其他学校起了表率作用,但究其他效果如何,我们在此不适罔加评论,但最其他码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为许校长叫好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深思,把“网上不骂人”写入校规,到底能有多大的作用,是不是会是校长的一厢情愿?就为就目前的种处客观因素来说,改变络网络语言恶俗化,问题N多,困难重重,真的并不是完蛋进守则就可以解决的。现在,一丁点就在这里和关心此事的您探讨一下,是什么让网络语言走向了恶俗化?
以下文字仅代表一丁点的个人观点,欢迎持不同意风的朋友留言探讨。
网络漫骂现象的形成,我个人分析,有内外两点原因。
1、网络漫骂,被当作是一种发泄方式,这是网络语言恶俗化日益猖獗的内因
不得否认的是,现代都市生活的高节奏,使人的压力越来越大,保括大学生在内,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等,可以说,压力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存在的,我们都是在压力之下生存着,只是或大或小的问题,压力大的,抑郁了,于是去找心理医生,压力小的,自己找方式发泄一下,有的去酒吧喝酒,有的去歌厅K歌,方式不一样,但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发泄,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再加之网络的如此普及,于是上网聊天,网络游戏等网络生活,成为一种新发泄方式,加之网络生活的隐秘性,于是,使用大多数网民在网络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忘记了素质的存在,如果您进过语音聊天室,肯定会对网络漫骂有深刻的体会,在那脏话满天飞的声音中,是不是能感觉到这是一种发泄,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真实的现实生活中,这些人可能并非如此,而且很有可能,或是一个彬彬有礼的正人君子,或者是吐纳幽兰的窈窕淑女,网络的隐秘性,给人提供了体验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的机会,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敢于在网上漫骂,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骂上了隐。
2、网络的隐必性,给网络漫骂者提供了很好的心理保障,是网络漫骂开成的外因
网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虚拟出来的世界,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的互联网环境条件下,网民几乎可以不受任何因素的限制,可以说,网民在上网的时候,特别是在漫骂的时候,大多数是以一个虚拟的身份存在的,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人一种错觉,在网络上对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可以不负责,不但非常安全,而且下线后,只要自己不承认,所说的这些话,将和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可以说,网络的隐秘性,给这些网络漫骂者提供了很好的心理保障。
看上面的两点原因,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外因,内外因加起来,似乎使网络漫骂顺理成章,其他不然,可以说,这是全体网民进行网络生活时走入的一个集体的误区,这个误区包不包括您我不知道,但肯定包括过我,工作累了,心里不顺了,上网聊聊天,打打游戏,不爽了,骂一顿,说点脏话,反正大家也不知道我是谁,但我们平静的时候坐下来想一想,网络虽然是一个虚拟出来的世界,但每个网名的背后,也是一个鲜活的真人,即使是论坛的一个贴子的背后,也肯是一个人在发表自己的看法,就像我的这篇博客,您看的时候,也肯定知道,这背后也是有一个活生生的人,也就是说,网络社会,其实就是我们现实社会的另外一种存在形式,所有的网民都是真实存在的,网络漫骂,虽然绝大多数的时候,不用负法律责任,但对自己的网络语言承担起道德责任,应该是每一个成熟网民应该有的觉悟,净化网络语言,让网络用语真正的拥有高素质、高涵养真的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一丁点博文均为新浪独家供稿,如需转载及其他业务请联系:
MSN:swc5002@hotmail.com
QQ:79926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