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这张图片,也许你不会想到,这就是北京吧
我租住的小屋只所以特别潮,是因为它一侧挨着水房。还在我未醒的时候,和我一起住在这栋二层小楼的同胞们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地去水房洗脸,涮牙,他们百分之八十要经过我的门前,拖鞋磨擦地发出的沙沙声、牙齿与牙刷的磨擦声、水流撞击水池的涮涮声,我都听得清清楚楚,我甚至听到一对恋人说要搬离这里,因为男的涨了工资,而租房子的阿姨准备给他们住的房子涨五十元房钱。果然,这对没住几天就真的搬走了,听说是去住一个月八百元的楼了。当时我的心里充满了对他们的羡慕。
现在想来,这是在北京打工的外地人住房的一个潜规则,刚来北京的时候都会在肖家河这种外地人聚居的地方租一个小平房,然后条件好了,大家都会陆陆续续地离开。
在这里住的所有人都知道,有一天,大家会搬离这里,这也是所有人的梦想。有的人住几年,情况还不是很好,就回老家了,有的人,住一段时间,经济条件好点了,也搬走了,就你这对夫妇一样,去住楼了。还有一种人,他们即使有了较高的收入,也一直住在这里,是为了攒钱买房子。
在肖家河这种地方,人注定是来来往的,每天都会有人入住,每天都会有人离开。这种地方,只是外地人来北京的第一个落脚点。
水房终于安静了一下为,大家都忙完出去了。有工作的出去上班了,没工作的人出去找工作了。一个住了几十户的二层小楼终于安静了下来,我敢肯定,那天,我决对是这一群住户中起的最晚的。我到隔壁水房洗脸刷牙,看到阿姨一家坐在一楼的客厅里吃饭。这时我突然有种想家的感觉。
突然感觉肚子有点饿,就到胡同口去吃东西。来北京之前,我不知道什么叫“鸡蛋灌饼”,在我的老家黑龙江是没有的。那天早上,我第一次吃到了这个东西,就是把饼烙熟,然后把鸡蛋打在上面,这个东西油大的很,而且好像油都没有熟。一个饼吃下去,肚子里很不舒服,后来听朋友说,你必须让你的肠胃适应北京的“鸡蛋灌饼”,就像你必须适应北京的工作节奏一样。如果你来北京,早上七点到八点之间公交车站,你会看到有很多人手里拿着“鸡蛋灌饼”,边吃边等车。北京的打工族一般情况下不是吃早餐的,这可能让很多没来过北京的外地人很难理解。虽然北京是朝九晚五的工作制度,但是北京糟烂的交通经常堵车,所以几乎很少有人能够在半个小时之内到公司的,晚上回家的时候依然如此,五点多下班,到家的时候往往已经七八点。
我意识到了这种工作状态的危害性,不吃早餐对身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直到现在,我宁可早点起来,少睡一会,也还尽量保持着早上在家自己做早餐,吃过了才坐车去公司的固执的习惯。
吃完饭没事,就站在胡同口看来来往往的车辆,肖家河位于海泻区,位置不算是繁华的地方,但是车一样很多,这也是北京的一个特色,就是到处是车,到处是烦人的车鸣声。
北京的天气热的让人心烦,小屋里更是又热又闷。我无聊地四处走,发现了这里有一个小型的菜市场,还有几家杂货店,里面有碗、拖布什么的一些生活用品,估计也是专门用来卖给我们这些在这里租房子的外地人的。菜市场所在的这条小待很破,几乎不过车,路旁沟子里的水甚至有些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