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上石头多。泰山上的石头很多都刻着字。这是泰山的一大特色。泰山因此被称为一座文化的山,是“世界遗产”。
泰山上为什么那么多的“字”呢?后来我登山的次数多了,发现这些字都是古代的领导干部写的。古代的时候,帝王和达官贵人都是有文化的,他们的官都是考出来的。不像现在有很多官都是花钱买的。
古代人选拔领导干部全是通过科举考试,考试内容很单调,就考写文章。那时候写文章用的是毛笔,考试的时候,把你关在一个鸟笼子似的考场上,关你三天,吃住都在里面。三天以后,考官看卷子,那些写字很臭的考生当场就会落选。凡是走上领导岗位的同志,都写着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和文章。这个不是吹的。泰山可以作证。
古代的各级领导同志也是很有生活情趣的,到了节假日和黄金周,他们也喜欢坐着马车到处逛逛。到了泰山一看,呀,这座山简直太好了,太美啦!陪同的当地官员就赶紧拿出笔墨纸砚,趁着上级领导的高兴劲儿,要求领导给泰山题词,于是乎,乾隆、武则天等领导同志,都欣然允诺,还有李白等一些文艺界的同志也留下了墨宝,从此泰山有了“文化”,饱了后人的眼福。
泰山上的字并不是每幅都写得那么好。有些字就不怎么样!这些不怎么好的字,大多都是最近几年一些“领导”题的。估计这些领导同志来到泰山,也觉得这个山确实好,手就痒痒了,也不管自己写得水平如何,就在当地领导的马屁吹捧下,拿起笔来就写,写完了也被刻在石头上了。我看这些字,就像一些不文明的游客到处乱写的“某某到此一游”一样,只能让人生厌。我奉劝一些领导同志,尤其是一些花钱买官的同志,当上官要先把字练好,免得以后有机会题了字让后人笑话。
扯远了,还是看照片吧。
此字被郭沫若老先生解为“风月无边”之意。导游又说,古人之所以题此字,是因为附近“斗母宫”里的尼姑作风不好,经常跟附近寺庙的和尚眉来眼去,有些同志非常不满,又不好直接批评她们,就刻了这么两个字,是讽刺她们的意思。没想到被后人破译了。
经石峪的摩崖石刻
一处石亭
此字不知何意
大气磅礴的毛体字
快活天
古代领导的题字,官职清晰可辩
有些字已经成为游人排队拍照的景点。
不知是什么文字?
也是领导题字,好象呼吁大家都来“保护”泰山.如何“保护”?是让大家都来泰山题字吗?
这叫大气
字好词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