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4 21:18:01)
忘了多少年前,我在水心桥附近的旧书市场看到一幅《空谷幽兰图》,觉得画功不错,询价才200元;卖家还说是名人画。我也没把他说的当真,觉得能赏心悦目就行。回家仔细一看,署名是大名鼎鼎的陈师曾,再看印章,也觉厚重,于是网络查找这方面的资料,果然查到不少。一处是某拍卖行拍卖的陈师曾《空谷幽兰》,另一处是陈师曾画册的《空谷幽兰》,画面,落款几乎完全一致。我就想,都说艺术作品独一无二,怎么陈师曾的相似作品层出不穷?是不是有许多赝品?
后来我在缙云博物馆参观李震坚书画展,意外发现有两副《西施浣纱图》,都是李震坚真迹,画面也基本一致,只是题款有所不同。才领悟到画家创作过程的“复制”现象,并非个别。莫非我这幅陈师曾的《空谷幽兰》也是真迹?人总有侥幸心理,但把侥幸心理落到实处,确不简单。
好在机会来了——
我已在在温州博物馆做了十来年的义工,新近在义工交流群中获悉:浙江省文物鉴定站和浙江省博物馆的专家将在于2021年11月4日温州博物馆为市民免费鉴宝。
于是我就安排好时间,在这天的下午带着陈师曾的《空谷幽兰》去了。进场才发现要求鉴宝的市民排起长队,鉴宝还需要预约。咋办?好在现场的工作人员灵活机动,她让我等一下,看专家有空就把我叫上。
鉴宝会场的藏家,有的在耐心排队等候,有的在相互交流。有人的藏品被鉴定为真品,喜出望外;有人的藏品被鉴定为赝品,怅然若失。终于轮到我了——毕恭毕敬地呈上我的藏品,浙江省文物鉴定站研究员,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书画、玉器鉴定专家周刃为我的藏品进行鉴定。
他仔细地鉴别了我的藏品,然后跟边上的另一位专家探讨了一番,做出结论:看不出我的藏品陈师曾《空谷幽兰》有什么问题,可以认定为陈师曾的真迹!
太好了!陈师曾乃鲁迅的同窗知己,齐白石的慧眼伯乐,李叔同的莫逆之交。专家评论陈师曾善诗文、书法,尤长于绘画、篆刻;其山水画在承袭明代沈周、清代石涛技法的基础之上,注重师法造化,从自然景观中汲取创作灵感;写意花鸟画近学吴昌硕,远宗明人徐渭、陈淳等大写意笔法,画风雄厚爽健,富有情趣;人物画以意笔勾描,注重神韵,带有速写和漫画的纪实性,被梁启超誉为中国现代美术第一人!得藏此画宝,余之大幸也!
附: 温都讯 11月4日14:00-16:00,浙江省文物鉴定站和浙江省博物馆的专家将在温州博物馆为市民免费鉴宝。
本次活动邀请了六位专家,他们分别是:柴眩华(浙江省文物鉴定站首席专家,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杂件、瓷器鉴定专家)、周刃(浙江省文物鉴定站研究员,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书画、玉器鉴定专家)、钟凤文(浙江省博物馆研究馆员,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瓷器鉴定专家)、蔡小辉(浙江省博物馆研究馆员,陶瓷鉴定专家,长期从事文物保管工作和浙江瓷器研究)、蔡乃武(浙江省博物馆研究馆员,陶瓷鉴定专家,长期从事古陶瓷研究)、梁秀华(浙江省文物鉴定站副研究员,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书画鉴定专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