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元宝山天女木兰白牡丹寻找杂谈 |
分类: 拈花一朵 |
在 五月二十三日那天,听人说,元宝山上有红牡丹,我便约了几个朋友去寻找。在绿色葱茏的山林里,找了两个小时竟没有找到。但,意外地发现了天女木兰。她们像端庄秀丽的仙子,婀娜多姿地伫立在一片片园林的草坪间、护坡上,开着硕大、洁白的花朵。我们举着相机,不约而同地奔向它们,对着毛绒绒的灰色枝条、白花,一顿狂拍。
它们实在好看,无法言喻。在一棵棵灰色的枝干上,伸展出数根枝条,枝条托起数片椭圆形的绿叶,叶片肥厚、绿油油、亮如翡翠,片片晶莹。大概种植时间不长,所以棵木较矮,有的树上挂着几朵花,有的还未开花。轻轻地拉近开花的枝条,仔细地观察,只见在两三片叶子的扶衬下,枝条上会蹿出一根七、八厘米长的花梗,将一朵白花高高举在上方。每朵花由九片花瓣组成,硕大、嫩白,重叠成三层,几十片紫色的花蕊被层层包裹在花瓣中央,露出黄绿相间的花心,凸出一种高贵、圣洁、大方、雍容,可谓冰清玉洁、玲珑剔透。
第一次见到天女木兰,是在姐姐去沈阳世博园游玩,带回来的一组照片里。当时,听姐姐说,照片上的天女木兰树有近百年了,以清雅、醇馨、独特的气质生长在植物园里,吸引了好多游客。于是,姐姐拍下了它。世博园里的天女木兰树,枝条繁茂,花朵层出不穷,从树根向树梢看去,像天女散花,令视觉非常震撼!我没有机遇看到那棵树,也没有眼福看到“天女散花”的景象,但,想象得到天女木兰傲压群芳、高贵、圣洁的气度和姿态。
元宝山上的天女木兰,悄然开放在园林一角,淡雅、洁净,散发默默幽香,但因棵木较矮,花朵大小不一,并没引起太多人注意。我和朋友说这花是天女木兰时,他们还提醒:是叫天女木兰吗?问问别人吧。当时,打听在山上锻炼的一位老者,说是叫天女木兰,俗名“白牡丹”。“白牡丹”三个字,激起了兴致。我们本是来寻找红牡丹的,却意外地遇见了白牡丹,这算阴差阳错,还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或者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一阵抢拍、争睹之后,还是有种满足和快乐爬上心头。
其实,我们想寻找的风景,未必是最想看到或得到的,有时,最期待的是寻找的过程和过程中所适逢的契机与安慰。我想起,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带着他去老家拜祭曾教过我的一位早逝的老师的墓地,找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找到。那时,儿子还未上学,却像成年人一样开始显得不耐烦了。他不知道我寻找的究竟是谁,更不明白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我们在老家的那片丛林里,来来回回转了好几个圈,一起采摘山间的野花,一起呼吸丛林里新鲜的空气,一起把目光倾注到近处的丘陵、远方的山梁间,绕了好几座山头,最终,没有找到墓地。我并没有后悔那天的行为。
我去寻找,只是怀念那个时期的某些情景,搜寻某段丢失的记忆。儿子一直无法理解我那天的心情,就像今天,我无法理解很多人的举止一样。人生情感的交融需要一种经历、一种境遇,人生寻找的过程需要一些铺垫、一些映衬、一些怀念、一些慰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寻到或得到的东西,保持一份尊重和珍爱。
在寻找红牡丹时,我是不报更多幻想和期待的。结局是,与天女木兰不期而遇,并收获了更大的期待和对自然更多的感悟。在绿色掩映的园林里,那一朵朵圣洁的仙子,莫名地让元宝山清澈起来。如果天女木兰是一尘不染的自洁,那这片安静的园林则远离了浮躁和喧嚣的利欲纷争。天女木兰为这座山林赋予了高贵、醇馨。这是天女木兰的气质,也是这座山林的气度。
2009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