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小春&应采儿:会从小教儿子Jasper公益的概念

(2015-03-26 08:04:53)
标签:

杂谈

陈小春&应采儿:会从小教儿子Jasper公益的概念 陈小春&应采儿:会从小教儿子Jasper公益的概念

“有子万事足”的陈小春、应采儿夫妇一直在工作之余热心于公益事业。去年,“春采夫妇”不仅搭档参加户外真人秀《极速前进》,狠狠过了一把“环球竞速”瘾,还在张家界开办以夫妻俩名字命名的“春采书屋”,为山区的孩子建立“梦想图书馆”。夫妻俩的爱心与甜蜜日常令众人称羡,两人还不约而同地表示,对于小孩地成长而言,书籍比物质更重要,“我们也说好了要少看电视,多读书,给儿子做好榜样”。   采写_本刊记者 杨蓓蓓

年度明星公民陈小春、应采儿:

他因古惑仔中的“山鸡”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偶像男星,她性格率真,敢爱敢恨,是华鼎奖的最佳喜剧女演员。他们结婚五年,是爱情事业兼顾有佳的模范夫妻。2014年8月9日,他们夫妇联合《南都娱乐》共同发起了以夫妻二人名字命名的“春采书屋”大型公益项目,他们希望通过读书能够让更多的山区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自己的价值。1所书屋到1000所书屋,夫妻同心,给山区孩子提供精神食粮。他们就是年度明星公民陈小春、应采儿。

陈小春&应采儿:会从小教儿子Jasper公益的概念 《南都周刊》《南都娱乐周刊》执行总经理何啸天(左一)、欧派集团营销总经理杨鑫(右一)为陈小春应采儿颁奖。

陈小春&应采儿:会从小教儿子Jasper公益的概念 2014年陈小春应采儿以名字命名的“春采书屋”,为山区的孩子建立“梦想图书馆”。

陈小春婚后一直以“好丈夫”和“好爸爸”形象出现,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形象加了不少分。他在现场大方表示,关注公益事业是受到了老婆应采儿的影响:“我很早也会去参加公益活动,但并不是很多,但认识我夫人后她对我的影响很大,因为她对公益看得很重,比如‘春采书屋’最早就是她想出来的,我一听,觉得这个想法很好,我们就决定要去实现。” 而本届盛典主题是“陪伴”,陈小春坦言自己在采儿家第一次体验到一大家子人的“热闹”氛围,“这种亲人在一起的氛围很有感染力”,所以他与采儿之间的陪伴,就是两人彼此影响,让自己的家更温暖。

“有了儿子之后,我们就很关注小朋友的问题,”应采儿坦言,原本有其他邀约的她于是推掉所有邀约,走上明星公民的红毯,“我是抱着能帮到更多的小朋友的目的来的。”“春采夫妇”还表示目前儿子正处在很重要的成长阶段,所以从去年开始,夫妻俩的工作都相对减少,不愿错过儿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谈及儿子的教育问题,应采儿笑称:“我跟我老公说好了在家要少看电视,多读书,希望给儿子做好榜样。”

南都娱乐× 陈小春、应采儿

“我们在努力当儿子的榜样”

南都娱乐:本届明星公民主题是“陪伴”,你们对这个词怎么理解?现阶段最想陪伴的人是谁?

陈小春:原来在我自己家吃饭的时候,大家都是不怎么说话的,而我夫人家却是吃不吃饭都很热闹,这种亲人之间在一起的氛围很有感染力,也很打动我,所以我想我和夫人之间的陪伴,就是我们彼此影响,让家更温暖。

应采儿:现阶段最想陪的人当然我的家人,有了儿子后我们和家人间的陪伴也更多了。

南都娱乐:做“春采书屋”起源于什么初衷?在张家界等地做公益的时候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陈小春:认识我夫人后,她对我的影响很大,因为她对公益看得很重,比如“春采书屋”最早就是她想出来的点子,用这个方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小朋友。我一听觉得这个想法很好,就决定要去实现了。

应采儿:去年在张家界“春采书屋”的牌匾揭幕是我去的,到了之后,我在想他们什么时候才有机会走出深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呢。希望书籍能丰富他们的生活,而且用这个方式帮助小朋友,比其他物质上的帮助要更重要。

南都娱乐:身边有朋友了解“书屋”这个项目吗?有没有明星朋友特别支持或者想加入进来?

应采儿:我身边的朋友都很支持我啊,我也很鼓励他们一起参加进来。

陈小春:希望未来有更多人跟我们一起做这些事。

南都娱乐:今年还会参加《极速前进》吗?去年参加节目最难忘的地点和事情是什么?

应采儿:看档期吧,哈哈。其实上一季都挺难忘的,因为真的都很变态,比如吹犰狳屁股赶它们跑啊,然后狂吃热狗等等。

陈小春:玩起来还是很刺激的。

南都娱乐:会不会从小教儿子Jasper帮助人和公益的概念?

应采儿:当然会,我们现在也是努力在当他的榜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