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有闲分歧战

(2015-03-10 14:07:30)
标签:

杂谈

一条丑裙子,到底是蓝黑还是白金,引发国内外一片热议,霸占微博热门榜,刷爆微信朋友圈。人们在争议中,想起了那个争论粽子是甜还是咸的遥远的下午。那时,人们应该不会想到,这类争论会如此这般更新换代绵延不绝。它以一种水火不容的姿态撕裂着人们的共识。无论你站在哪个阵营,都可以轻易找到你的对手。一片混战中,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吃饱了饭的人制造出来的有闲PK战,也有着清晰的发展链条。采写_魏春亮

经典战役

豆腐脑咸甜之战

粽子咸甜之战

汤圆元宵之战

吃饺子蘸不蘸醋之战

吃饺子喝不喝汤之战

蓝黑白金裙子之战

香蕉从哪头吃之战

  • 前提 社交媒体出现

有闲PK战的前提条件无疑是社交媒体的出现。社交媒体凭借着大批网民的自发贡献和互动,不断创造着及时的新闻热点。它的自发性将纸媒时代隐藏在民间的常态分歧集中地展示在了屏幕上,而及时性保证着分歧争论可以在一夜之间引发爆点,再加上强大的互动性彰显着网民各自的观点和经验,有闲分歧战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事。

  • 起源 网民个人经验

网络有闲分歧战的引发往往起源于网民的个人经验和疑问。比如近日热议的黑蓝裙子,就起源于一个美国女孩在网上上传的一张照片。她觉得裙子是白色和金色,可她很多朋友却说是蓝色和黑色,她只好把照片发到网上。没想到,网友也同样意见不一。由此,分歧的战火从国外烧到国内。 而咸甜豆腐脑之战也是因为博友“桥东里”2011年在微博上说了一句:“@王轶庶说:‘在豆腐脑咸甜事上,最见南北差异……彼此见对方都想吐……’”这句话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得到了完美的验证。

  • 升级 划分阵营

升级的最大特点就是站队。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开始划分阵营,一队大喊:“神马?豆腐脑、粽子、月饼还有甜的???!!!”另一队表示不解:“纳尼?豆腐脑、粽子、月饼还有咸的???!!!”这一阶段的争论最热闹,也最为非理性。群起攻之,党同伐异。“甜的怎么吃,好奇怪的感觉……”“饺子就得蘸醋吃,其他的都是异端!”中国式的辩论逻辑在此阶段铺天盖地,战争规模不断升级,网络战场上一片硝烟。

  • 引爆 段子手加入

网络段子手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热点,而这种极具话题性的争论更是他们的最爱。段子手们的加入,给分歧增添了乐趣与看点,加上他们的影响力,战争的传播力度更加强大。

黑蓝白金段子欣赏:

@三体针眼画师:媳妇对这手机辨认了半天颜色,又看了国外媒体的科学分析,沉吟了一会,忽然严肃地对我说:“你老实交代,求婚的时候你是不是用黑铁戒指冒充白金忽悠我了?”

@纯良大叔: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白金党和黑蓝党不打不相识最终成了好朋友,这就是义结金蓝的故事。

  • 后续 深入日常

任何一个热门事件,都抵不过时间的侵蚀。互联网信息的快速膨胀,使得话题翻得比脸还快。今天这个新闻如火如荼,明天另一个新闻出来,前一个就可能成为明日黄花。当热点退去,有闲分歧战进入平稳正常化的阶段。在此阶段,争论的话题逐渐成为人们谈话的梗,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人们会在聊天时偶尔提及,在遇到元宵节、中秋节和过年的时候不经意间想起。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有闲分歧战往往会钩沉起另一个分歧战。当黑蓝白金裙子活了之后,大家自然而然地想起曾经的豆腐脑、粽子、饺子和元宵。人们在一个分歧战中,往往预测下一个是什么会引爆大规模口水仗。我听说,最近人们又开始讨论香蕉从哪头吃了呢。

  • 总结 媒体跟进

这时候,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开始跟进。或是请专家解读食物的营养价值,或是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南北差异等林林总总,抑或是做调查推美食。媒体的参与给有闲分歧战增添了理性的声音,却也因其无趣而使得争论渐渐平息。例如,这次黑蓝白金的争论,果壳网等媒体的解析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人们视觉差异的原因,当人们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色彩差异的时候,争论也就渐渐止息了。

美学

关于有闲分歧战的学术分析

把争论变成行为艺术

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成为第一霸主的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而席勒主张游戏说,认为“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当上帝保佑过那些吃饱了饭的人,他们才可能去进行这种有闲分歧战。和对现实问题的讨论不同,这种争论并没有实际的社会意义,它的存在只是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与证明自身的存在感罢了。无论是坚持吃饺子一定要蘸醋,还是认为那条丑裙子就是白金的,都对现实没有太大的影响。而这种不同,也不会对论战双方的三观造成太大的冲击,说白了,这是个人爱好与生理结构的问题。所以,在那些看似激烈争论的背后,更多的是游戏的心态和调侃的态度。吃饱了饭的人终于将争论变成了艺术,行为艺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