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球佳片推荐·加拿大·《战地巫师》

(2013-01-03 14:32:17)
标签:

杂谈

http://www.smweekly.com/photocenter/2013/201301/a/P634923774001478240.jpg

各大电影节最佳影片 柏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14岁)残酷、灵异、沉重的电影

 

那年被遗弃的战争婴儿

 

无法奢望一个饱受战火的国度能有人力、物力去拍摄一部反映战争的电影,所以《战地巫师》终归还是一部西方人到第三世界拍摄的“戏剧化作品”,真实却又充满了想象。影片的主创纯熟地运用那些艺术电影中常见的记录式手法,通过一个女孩的视角,带领观众体会发生在非洲的人性灾难。影片用三段式的结构,纪录了“娃娃兵”科莫娜的遭遇,把她从女孩到妻子再到母亲的蜕变,用影像的日记吐露给观众,那些只会在茶余饭后唏嘘两声的外国人。12岁那年,科莫娜被叛军抓走,被迫杀了自己的父母,被灌输成一个眼中只有武器的女兵;13岁那年,科莫娜与白发的男孩“私奔”,男孩死了,她又成了女兵,以及“慰安妇”。14岁那年,科莫娜杀了头目再次逃脱,在森林里产下了自己的孩子。影片中的演员大多数是当地人,原始和朴素的表演方式,被导演精心构建的镜头捕捉,细腻的温情中带有一种粗粝之美。在拍摄非洲贫瘠和战乱的土地时,《战地巫师》混用了“魔幻主义”的色调,科莫娜的脑海中总能见到幽灵的身影。“13岁”是影片中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段落,相爱的他们在逃亡中享受短暂的欢乐,“白公鸡”成了婚姻和爱情的象征。纵然人们隐约料到这一切迟早会被残酷的追杀打破,可这对于尚未成年的女孩来说,实在是上帝赐予的短暂奢侈。 文_董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