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为了身临其境 3D并不能帮你融入剧情
(2012-10-30 18:06:09)
标签:
杂谈 |
有时候,我们的疑惑会产生于一些做得比较好的3D电影上,比如《泰坦尼克号》,无可否认它的技术已经足够优秀,但事实上,观看过程中我们被3D画面打断的情况仍时有发生,这就让人怀疑,这些电影是不是真的需要3D化?3D真的能帮你身临其境吗?对于奇观式影片《阿凡达》,我们可以说是的,但是其他呢?或许真如北野武所说,“3D只适合拍色情片”? 采写_本刊记者 刘倩
背景板
3D版《阿凡达》成功缘由
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科幻电影《阿凡达》有2D、3D和IMAX-3D三种制式供观众选择,虽然继《阿凡达》之后,不乏有电影打着“由卡梅隆3D特效团队制作”的旗号来宣传该电影的3D效果,但实际效果却惨不忍睹。从剧情和电影类型来说,用3D技术来拍摄《阿凡达》,行之有效。《阿凡达》所表现的潘多拉星球原始森林般的环境,用3D技术来呈现显得更真实,而克隆人的科幻效果,用3D展现无疑是正确的选择,加之该片中有大量的飞行、坦克大战野兽、人类操纵变形金刚的场景,用3D技术进入前期拍摄,不论是从技术的专业角度还从技术围绕剧情(故事)服务这一核心本质来说,都合情合理。《阿凡达》的3D效果被交口的原因还在于这是一部全新的电影,《泰坦尼克号》的3D效果虽然转制得也很震撼,但相比十几年前上映的2D版《泰坦尼克号》来说,该片吸引观众的核心是故事,2D的版本精良制作,真实感已经很强,《泰坦尼克号》3D的重映,让已知影像的观众没有了初看时的那种无法还原的“处女感”,即使3D转制再强大,也不再能达到“初潮”般的兴奋感。同理,《雨果》3D版的观感也是如此。已经对2D《泰坦尼克号》和2D《雨果》有强烈印象的观众,在看3D版本的时候,很可能不自觉陷入对寻找3D和2D的异同之处的迷宫中,反而分散了来自剧情本身最直接的吸引力。
科学馆
3D电影并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语法
经典好莱坞的剧作模式一直以三幕剧著称,即在120分钟时长的电影时空里,把影片分成三个固定时长的段落,每一个段落结束之前都在规定的时间点上设置好情节点1.情节点2.以及高潮的激励性或逆转事件。在3D电影的制作中,并没有脱离出传统的电影制片经验发展出一套3D电影独有的语法,电影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所有的秘密在于用二维平面空间创造出三维幻觉,摄影机的镜头就是一个框,所有的影像都要在这个框中实现,于是有了视听语言一说。2D电影用连贯的有情节的视听语言让观众认同由二维空间创造出的三维空间的这种幻觉,而3D电影是直接给观众一个幻觉,电影“边框”的意义变得不明显了,很多3D电影没有独有的语言体系,在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之前,3D技术只是噱头,相信大家小时候都看过3D电影,就是那种去游乐场都有体验的“奇观”,只是一种视觉景观。
影像的触手可及的真实性对一部电影的重要性有多大?这是讨论2D电影和3D电影的一个关键点,当一部电影试图以3D效果在剧作法的情节点上,以3D震撼场面代替激励事件,自然就陷入了一个误区。 二维空间里运用得当的视听语言可以产生心灵震撼,技术成熟的3D技术带来的是直接的生理震撼,而心灵震撼+生理震撼=一部好电影。3D技术不能直接提升电影美学,在3D技术之下人物和场景的立体感营造是可以提高影像的真实性,却不能提升故事的真实性,更无法在电影美学上举着“我更逼真,所以我更牛逼更好看”的大旗招摇过市。
调查
3D电影并不能让观众更好地认同剧情
著名剧作家麦基:我很认同北野武对3D电影的看法,我觉得3D电影是很荒谬的,在我年轻的时候,50年代,就已经有3D电影,流行了两年就没有热度了,这只是一种景观和奇观性质的东西,只是吸引观众的一种手法,过一阵大家的新鲜感就过了,另外一种可能性是3D电影到最后太普及了,大家就不会留意了。如果观众对故事很投入的话,完全有可能会忽视他是在看一部3D电影,3D只是买票的一个手段,也许在色情片里,3D真的能起到很大作用。
影评人阿木:大部分3D电影不能帮助观众更好地进入剧情,首先3D眼镜让3D电影比2D电影看起来暗了一些,我看《勇敢传说》就是一片黑溜溜的,脱掉眼镜看又有叠影,让人精神疲惫。对于我们这种戴近视眼镜的人来说,看3D很累。你看一个2D的动作片连续看几十分钟打斗,都会觉得很闷,何况是看3D,3D电影貌似主推可以给人带来高潮感,但无限的高潮就等于没高潮。
影评人崔汀:3D电影要比2D电影要暗一半,戴着眼镜也累赘,很多细节看不到。现在3D电影属于不成熟状态,转制成3D的电影只是为了提高票价,是一种噱头。普罗大众也不了解那么多,纷纷赶着3D热潮。
王中磊:我们作为电影的制作者,要做的是在现有的科技下尽量把3D点效果做得最好,对得起观众。3D效果中有几个部分是观众最喜欢的,一个是透视的效果,大景深的效果,还有就是突破感,剧中人撞出屏幕和观众的接互感,还有就是圆润感。《太极》系列和《画皮Ⅱ》都是后期转3D,按分钟收钱的。像《画皮Ⅱ》我就觉得决定转3D的时间晚了一点。3D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两个科技方面的提高,一个是亮度的提高,第二个是要减轻负担感,比如咱俩要谈恋爱,本来想四目相视一下,但中间还隔个3D眼镜,就很破坏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