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部灾难片如何逃脱平庸?

(2012-10-19 15:32:59)
标签:

杂谈

文_刘倩(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成天闷在家写字。)

http://www.smweekly.com/appraise/a/e31452_634862575452379605.jpg

大海啸之鲨口逃生》

导演:金波·兰道

主演:沙维尔·塞缪尔、沙妮·文森、菲比·托金

上映日期:2012年10月12日

本刊推荐:★★★

为一部表现灾难惊悚的重口味影片,《大海啸之鲨口逃生》由阿凡达团队打造3D效果,请来《黑客帝国》的执行导演坐镇,无疑是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重大噱头。同样是鲨鱼袭击人的故事,早前有好莱坞大师斯皮尔伯格的成名之作《大白鲨》,讲述水下逃生的同类型故事还有《夺命深渊》。特殊的一点是,《大海啸之鲨口逃生》是首部中国和澳大利亚合拍的3D电影,主打3D特效。赘述完影片信息,相信有一定观影经验的人会在心中对影片有一个自我判断,中国和澳大利亚合拍、又请来名气很大的好莱坞特效制作团队来助阵,分别出演过《暮光之城3:月食》、《舞出我人生3D》的男女主演的这般卡司也还差强人意,这会是一部怎样的片子?相较于《大白鲨》和《夺命深渊》,是会相形见绌还是略胜一筹?

重场面、轻故事,是《大海啸之鲨口逃生》的核心展现,这也是大多数灾难片难逃平庸的致命伤。把人物放进灾难性事件中,人物关系的前情塑造是让人物在灾难中为活命互相残杀、互相帮助、自救等种种人性展示的核心。比如《饥饿游戏》和《大逃杀》这类“只能活一个”的惊悚片,在展现重口味的同时不忘把人物关系讲述得很到位,在人物开始争夺活命权前,就已经在观众面前塑造起他们之间深厚的真情,这样在厮杀中才能让观看者感受到内在情感的触目惊心 ,《大海啸之鲨口逃生》的人物关系塑造明显偏弱,当海啸来临,和鲨鱼困在一起的众人,是一群在超市经受了被打劫的人群,他们的身份包括劫匪、超市服务员、父女、一对三角恋的男女关系。这些元素很有情节上的可塑性,只是在该片中被简单化、概念化。

其次,在重口味的灾难片中,明确价值观的融入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否则观众花两个小时候的时间看恐怖事件意义何在?遗憾的一点是,《大海啸之鲨口逃生》在精神内涵的塑造上明显没有达标。人和自然界、以及自然界生物的搏斗不仅仅是敌对关系那么简单,在该片中,鲨鱼在吃了无数人之后,最后被枪击而死,所有存活的人命运定格,逃出来了,而那些死去的人,似乎就是来打酱油的,当影片结束,观众似乎很快就会忘掉了他们死去的悲伤。与《大白鲨》相比,《大海啸之鲨口逃生》太注重“逃” 的这个过程,缺少一种人的生命力意志的彰显,虽然有活人鱼饵、人被鲨鱼咬掉头、分尸的这些限制级镜头,如果这些场景的背后没有一个核心价值观念作支撑,这种极度观影体验很容易被冠以恶搞的头衔。

不管怎么说,海啸+鲨鱼+幽闭空间,配以大量的水下拍摄镜头,3D特效制作,利用年轻人喜欢惊险刺激的心理,是《大海啸之鲨口逃生》在电影市场的有力吸引元素,毕竟经典片子的出现仍是少数,而能够吸引观众进影院,成为现实中的最大赢家已经成为一种硬道理。只是,光看重类型片的题材实在是初级阶段的电影观念 ,如果不能靠震撼人心的故事取胜,那么场面一定得有过人之处,如果场面很一般,那么3D特效如果做得出彩的话,也算是对得起票价吧。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大海啸之鲨口逃生》,实在难逃平庸。

一部惊悚片吓人的高境界不是单纯让观众受到感官刺激,而是心灵经受有关对生死、生存思考的体验。

该片的人物在封闭空间里的多数时间只是被动地逃,比如被动地被鲨鱼吃掉,被动地死去、被动地接受情节的发展,刺激的逃亡应该是人物主动去找刺激事件,推动或改变情节的发展,遗憾的是在该片中只在临近结局处才出现了人的主动。

用商业的故事定律来模式化地制造以往经验中卖座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