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音》的往世来生
(2012-10-11 16:37:19)
标签:
杂谈 |
《好声音》的往世来生
选秀是怎么回事呢?电视台为博得收视率机关算尽,选手为博出位道尽路途坎坷,观众网友人来疯似的速食迷恋质疑厌弃再迷恋。乍眼看,这套系统里,谁都没闲着,各得其所。《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一方面来源于电视台的孤注一掷,进而浙江卫视终于赢得三甲席位,从湖南卫视、江苏卫视两厢及首的娱乐市场里分得一瓢羹。另一方面,在于他们精准的眼光,的确找对了选手,找到了一批不想把青春压榨在捧场上的年轻人。
老天保佑,其中多数人自成风格确有“实力”赢得掌声的,(当然,也庆幸没拜到师的选手寥寥无几)。《好声音》选手里,歌声不好的,卖相好;卖相不好的,嗓音得天独厚;嗓音不好的,声音的掌控技巧娴熟;技巧不熟的,是王子;不是王子的,有话题;没有话题的,微博上前男友爱胡闹;没有前男友的,“你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
现今的选手多数天资就高出导师一筹,比如瞎选人的杨坤,如何驾驭平安呢、又何谈指导人家?这出是教人谈情还是诲人踩烟头? 我就纳闷了,相较2009年以“王隽逸”参加选秀比赛的状态,现在的吉克隽逸不仅更黝黑,也具有更强的磁场与底气。而且人英文歌唱得好嚎儿的,硬是给捋直了要唱中文,为什么呢? 凭什么要一个有自己风格的好声音,要既会凹造型拍照演戏,又会说相声,全面发展啊?不待这么把人往沟里带的。
相比巅峰对决四人中,吉克隽逸简直是全民偶像。初次见面时“I feel good”还摇荡在我的脑海里,全民偶像的意思就是只要正能量事业,她干什么都行。吴莫愁的选歌、造型与表演路数虽然诡异,但舞台上极具表现力,大篷车的旅程说不定能换做舞台剧。梁博跟着导师汪峰玩铁定没跑儿。
据悉,《好声音》后12强合演一场为600万,分摊下来每人50万,近乎于导师的价码。酬劳飞升速度之快,是否会脏了《好声音》原本的天然单纯,我们无法度量。况且,其中早有久经沙场的老手,他们敏感而细腻,抗压性高,不仅懂得遵守规矩还懂得切合时宜的爱情。
谁又知道半年以后这些“天价”好声音会何去何从。说来也怪,大陆的选秀好像已经闹了好多年,从《快乐女生》、《我型我秀》、《快乐男声》、《达人秀》、《星光大道》到《好声音》,无一不是在发掘新人,或许是这些小鲜肉根本没想明白这是条怎样的被耍的可逆道路,又或许人就是好这一口。
并没有几个能留下来,当初对着初选镜头说“我要为自己而唱,一定会坚持下去”,即便有决心,看客也不一定有耐心。既有新的红尘滚滚,何必再看往日留声。明天的明天,他们仍然四仰八叉地斜在沙发上对选手评头论足,在他们看来,只要有节目看便不错,至于主角是谁那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