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雷:戴上眼镜后,戏路豁然开朗了

标签:
戏路眼镜梅兰芳硬汉孙红雷东北娱乐 |
分类: 娱乐 |
电影里那个反叛恶魔,这会儿斯文了。不得不承认,有了眼镜的帮助,孙红雷的戏路豁然开朗了,除了硬汉、痞子,他还能演文人。
南都娱乐周刊特约人物观察员 《外滩画报》新闻部主笔 李俊
http://nbweekly.oeeee.com/UserFiles/fckfiles/2009/06/02/38215d432f73442ba9046bd2f5311491.jpg
几年下来,一路飘红的孙红雷,因为“眼镜”而让自己的戏路拓宽了,硬汉、痞子,现在还包括知识分子。
印象中,孙红雷以前是不戴眼镜的。
第一次见到他戴眼镜,是2008年3月在香港国际电影节上。那年他参演的《蒙古王》入围亚洲电影奖,他本人获得当年的亚洲电影最佳配角奖。和一帮香港媒体走进专访室,差点没认出来这个人就是孙红雷:围深色条纹的围巾,带黑框眼镜。
电影里那个反叛恶魔,这会儿斯文了。“他好像长变了”,有人悄悄说。大家的印象里,他还停留在《周渔的火车》里,是个长得不帅,但是挺实在的东北小伙子,一笑两只眼睛就弯成一条缝。但是不得不承认,有了眼镜的帮助,孙红雷的戏路豁然开朗了,除了硬汉、痞子,他还能演文人。
《梅兰芳》里,他是邱如白,带圆框的眼镜;《潜伏》里,他是余则成,带方框的黑边眼镜,而且这副眼镜就是他让导演特别加上的道具之一。同时,最近几年在各种访问里,都能见到戴各种不同款式眼镜的孙红雷。
刚刚不久前,在上海见到孙红雷,他和林熙蕾正在苏州河边拍摄《窈窕绅士》。贴身助理包里时刻为他准备着两副眼镜,一副墨镜,一副平光的黑边镜。等他开完发布会,孙红雷就说一定要找个喝咖啡的地方去聊聊天,我就和他一起坐车开往衡山路,他一路就笑:“我这个人就是喜欢小资情调,最好像戛纳那样,有露天花园可以喝咖啡的地方。”路上,问他:“你怎么就喜欢上戴眼镜了?”他本来不想回答,最后说:“你真的想知道?但是我说你一定会觉得我是在装大尾巴狼”。他的答案是:“我不想在路上被人认出来。”
孙红雷今年特别忙,给电影《窈窕绅士》就30天的拍摄时间,之后就回到北京,要把自己交给张艺谋,拒绝了一堆的访问。他主演的电视剧《潜伏》的口碑特别好,是我近几年难得从头到尾看完的一部电视剧,为了约他的访问,找了上海一位和他相熟的朋友帮忙。孙红雷见面,就说:“那个XX,疯了一样给我打电话,就为了你的访问”。“我们是好朋友,她很仗义。”我说。后来,这位朋友发短信来说:“其实是孙红雷很仗义,他从来都不知道怎么拒绝朋友。”
演完《梅兰芳》之后,孙红雷说了很多疯话,比如,“邱如白就是我”,“其实邱如白才是梅兰芳”。很多人认为他“疯”了,其实他就是入戏深了,被邱如白这个理想主义传染了。很多人对邱如白这个角色提出异议,孙红雷现在坐在记者面前时,也拘谨、低调了,没有以前的自在、自如。成了媒体口中的“戏霸”,他喜欢和媒体正儿八经地讨论表演,讨论所谓的电影艺术,只是大家都不适应他的这种变化。
在演员中,孙红雷的情商绝对高。他见到陌生人,会在两分钟之内就记住你的名字,而且在接下来的谈话中,会不断地重复对方的名字:“XXX,你认为……”这种说话方式,很容易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认为他是个很有亲和力的人。拍摄封面大片时,我们的摄影师也是东北哈尔滨人,孙红雷会主动问他,“你在哈尔滨哪里读的书?”“你学的是什么专业?什么时候到上海的?”摄影师忙得满头大汗,孙红雷还会示意自己的助理用纸巾给摄影师擦额头的汗,弄得我们这个东北大汉当即囧了。
后来,在衡山路的一个街角花园咖啡店里和孙红雷坐下采访,周围是车水马龙的都市喧嚣。孙红雷坐下,单都没看,直接点了自己最爱喝的那款咖啡,助理还送过来点心、果盘。那天,他聊得开心,说起最近见到他小时候的东北哥们的事情。讲到东北的事情,他整个人就活跃了,嘴里的东北腔也冒出来了,声音也大了,粗口也跟着来了。此时的孙红雷显然是摘下了眼镜的孙红雷。
南都娱乐周刊特约人物观察员 《外滩画报》新闻部主笔 李俊
几年下来,一路飘红的孙红雷,因为“眼镜”而让自己的戏路拓宽了,硬汉、痞子,现在还包括知识分子。
印象中,孙红雷以前是不戴眼镜的。
第一次见到他戴眼镜,是2008年3月在香港国际电影节上。那年他参演的《蒙古王》入围亚洲电影奖,他本人获得当年的亚洲电影最佳配角奖。和一帮香港媒体走进专访室,差点没认出来这个人就是孙红雷:围深色条纹的围巾,带黑框眼镜。
电影里那个反叛恶魔,这会儿斯文了。“他好像长变了”,有人悄悄说。大家的印象里,他还停留在《周渔的火车》里,是个长得不帅,但是挺实在的东北小伙子,一笑两只眼睛就弯成一条缝。但是不得不承认,有了眼镜的帮助,孙红雷的戏路豁然开朗了,除了硬汉、痞子,他还能演文人。
《梅兰芳》里,他是邱如白,带圆框的眼镜;《潜伏》里,他是余则成,带方框的黑边眼镜,而且这副眼镜就是他让导演特别加上的道具之一。同时,最近几年在各种访问里,都能见到戴各种不同款式眼镜的孙红雷。
刚刚不久前,在上海见到孙红雷,他和林熙蕾正在苏州河边拍摄《窈窕绅士》。贴身助理包里时刻为他准备着两副眼镜,一副墨镜,一副平光的黑边镜。等他开完发布会,孙红雷就说一定要找个喝咖啡的地方去聊聊天,我就和他一起坐车开往衡山路,他一路就笑:“我这个人就是喜欢小资情调,最好像戛纳那样,有露天花园可以喝咖啡的地方。”路上,问他:“你怎么就喜欢上戴眼镜了?”他本来不想回答,最后说:“你真的想知道?但是我说你一定会觉得我是在装大尾巴狼”。他的答案是:“我不想在路上被人认出来。”
孙红雷今年特别忙,给电影《窈窕绅士》就30天的拍摄时间,之后就回到北京,要把自己交给张艺谋,拒绝了一堆的访问。他主演的电视剧《潜伏》的口碑特别好,是我近几年难得从头到尾看完的一部电视剧,为了约他的访问,找了上海一位和他相熟的朋友帮忙。孙红雷见面,就说:“那个XX,疯了一样给我打电话,就为了你的访问”。“我们是好朋友,她很仗义。”我说。后来,这位朋友发短信来说:“其实是孙红雷很仗义,他从来都不知道怎么拒绝朋友。”
演完《梅兰芳》之后,孙红雷说了很多疯话,比如,“邱如白就是我”,“其实邱如白才是梅兰芳”。很多人认为他“疯”了,其实他就是入戏深了,被邱如白这个理想主义传染了。很多人对邱如白这个角色提出异议,孙红雷现在坐在记者面前时,也拘谨、低调了,没有以前的自在、自如。成了媒体口中的“戏霸”,他喜欢和媒体正儿八经地讨论表演,讨论所谓的电影艺术,只是大家都不适应他的这种变化。
在演员中,孙红雷的情商绝对高。他见到陌生人,会在两分钟之内就记住你的名字,而且在接下来的谈话中,会不断地重复对方的名字:“XXX,你认为……”这种说话方式,很容易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认为他是个很有亲和力的人。拍摄封面大片时,我们的摄影师也是东北哈尔滨人,孙红雷会主动问他,“你在哈尔滨哪里读的书?”“你学的是什么专业?什么时候到上海的?”摄影师忙得满头大汗,孙红雷还会示意自己的助理用纸巾给摄影师擦额头的汗,弄得我们这个东北大汉当即囧了。
后来,在衡山路的一个街角花园咖啡店里和孙红雷坐下采访,周围是车水马龙的都市喧嚣。孙红雷坐下,单都没看,直接点了自己最爱喝的那款咖啡,助理还送过来点心、果盘。那天,他聊得开心,说起最近见到他小时候的东北哥们的事情。讲到东北的事情,他整个人就活跃了,嘴里的东北腔也冒出来了,声音也大了,粗口也跟着来了。此时的孙红雷显然是摘下了眼镜的孙红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