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栋笃笑之詹瑞文:我在电影圈被称作疯子

(2009-06-07 13:25:50)
标签:

栋笃笑

戏王之王

香港演艺学院

詹瑞文

南都

娱乐

分类: 娱乐
对话人  南都娱乐周刊叶晓萍
詹瑞文一身是“戏”,他在舞台上,出现在电影里,还是明星的表演导师。  摄影_叶晓萍
 
  詹瑞文
 
  1965年生于香港的詹瑞文出身草根,全家和演艺界唯一的联系,是外公曾做过小剧团的“总监”。他1990年从香港演艺学院毕业后,赴英跟随形体剧场导演学习当代默剧并参与巡回演出,之后周游欧洲学习形体、声线等技巧。詹瑞文在戏剧界编、导、演三栖发展,以夸张颠覆的舞台表演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备受欢迎。
 
  在舞台上  代表作有《大食骚》、《单人匹马詹瑞文》、《男人之虎》、《万世歌王》、《万千师奶贺台庆》;
 
  在银幕里  《买凶拍人》、《大丈夫》(1、2)、《绝世好宾》、《戏王之王》等;
 
  给明星当导师  林嘉欣、阿Sa、梁洛施、李嘉欣、阿娇等都曾是他座下弟子。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香港舞台表演的one man show忽然兴起,进军娱乐圈失败的黄子华,以一场谢幕演出无心插柳成了“栋笃笑之父”,游学欧洲归来的詹瑞文,则有心栽花地搞起了形体戏剧,两大门派前后相继出现,台上都是单人匹马,路数却全然不同。詹瑞文一身是“戏”,在舞台上,他是男人也是女人;在电影里,他是《买凶拍人》里反讽自嘲的“双枪雄”,也是《戏王之王》里的夸张卧底陈文龙;他是疯狂的喜剧演员,是娱乐圈明星的表演导师,还是身兼编、导、演的跨媒体创作人。
 
  跨文化的舞台喜剧表演者 “One Man Show当然看詹瑞文”
 
  詹瑞文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香港石硖尾徙置区,会考时曾因成绩不理想而留级,后来“二进宫”才考上香港演艺学院,毕业后却没有像同届的魏俊杰、陈锦鸿等去TVB演戏,而是到欧洲习默剧、演技并参与巡演,直至1993年回港创办“剧场组合”。后来他在《万千师奶贺台庆》则嘲讽TVB剧集走充满陈词滥调的“师奶路线”。他能开能阖亦中亦西的文化视野,让舞台艺术从固有的小众印象中挣脱开来,与娱乐、时事融合碰撞,如今已成港人的“通识教育”。
 
  南都娱乐:上世纪90年代初,你在演艺学院毕业后就去了英国、法国、荷兰等地学习和巡演,以那样“艺术”的知识背景,后来怎加得进许多生活化的题材?
 
  詹瑞文:我想人由一个地区去到另一个地区,是透过互相的交流分享——我是明白你的,你是明白我的,我关怀你,你关怀我,就是这一样东西。虽然我很幸运能去到另一个地方,但我是从草根出来的,我看到人的生活在最底层时的需要,这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是怎样的位置,所以我有能力将一些所谓很抽象的观念用很平实的方式呈现出来。我觉得文化和娱乐艺术,在这个年代应该已经是一种融合,这就是我做戏的特色。
 
  南都娱乐:你是怎么一步步打通的?
 
  詹瑞文:对,我要找到这种形式,不是说以前很出名的戏我就拿回来做,或者现在时兴我就做,而是做这个时代我们很关注的,又能提供到一种欣赏层次的东西。这要涵盖很多个范畴,我就要用一个喜剧的方法。喜剧最能够打破人同人之间的那些隔膜,当一个人懂得笑,他的情感触觉就会打开,他开始跟你聊天、对话。这几年我慢慢触摸到了,最火热的像《男人之虎》、《万千师奶贺台庆》和《万世歌王》,就成为了我所谓理想的戏剧的形式了。在2003年之后,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作品的影响力究竟可以去到哪个程度呢?首先我觉得一定要在香港做到有点影响力,所以2005年我开始做《男人之虎》,如果算上《男人之虎》、《万千师奶》、《万世歌王》,我做了超过300场,仅仅是《万世歌王》都有79场。
 
  南都娱乐:你的表演又被称为“形体栋笃笑”,与黄子华始创的栋笃笑其实很不一样。
 
  詹瑞文:子华的栋笃笑主要是一个人就搞定了,扮演都不用扮。张达明是用一支麦,他会扮演不同的角色。而詹瑞文的是“total theater”,如果按台湾书译就叫做“完全剧场”,就是将剧场里绝大部分元素摆在一起,包括舞台视觉的美学啊,怎样重新演绎一些歌曲,表演同扮演的分别究竟是些什么……我饰演司仪,又饰演一个角色,是詹瑞文,又不是詹瑞文,有好多角色转换。观众会有很强的新鲜感——五分钟前在台上见到詹瑞文扮演的和五分钟后的是两个不同的人,为什么戴了眼镜之后就变成另外一个人?在30秒内换了一件衣服,就变成了一个女人?是女人又怎会有胡须,但我又明明觉得这是一个女人!(笑)我会将这种舞台表演的魔术带出来,我认为观众会觉得最大分别的是这些东西。
 
  南都娱乐:现在东北二人转出了个特别红的小沈阳,内地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相声、栋笃笑的表演,你怎么看?
 
  詹瑞文:笑永远都是人的需要,但笑也有很多层次,那就要看人们的质素究竟是什么,我们要求究竟是什么。小沈阳的红是好的,令到人们开心固然重要,但是要看他的作品。我觉得流行不要变得程式化,每一个舞台表演形式到最后都是看它是不是“举世无双”,我希望是这样的,你要看one man show,当然要看詹瑞文啦。如果你有机会看过梅兰芳,你就觉得真的是好东西。做一个不同领域的演员,你要真的是“举世无双”,所以越多人做就越好,有竞争了有要求了才有进步。
 
  南都娱乐:如果将来你进军内地市场,地方特色会不会丢失,语言障碍又怎么解决?
 
  詹瑞文:我的作品去别的地方做,一定会与当地即时融合,社会议题只是帮我把主题发挥得更好的引子。语言上就一定会有一个普通话版(笑),不过是詹瑞文式的普通话。当然好多人会觉得这不是纯正的普通话,对我来讲不重要,如果我用英文演戏,观众们不是要听我讲英文讲得多准,而是看我讲英文时的特色究竟是什么。比如舒淇,你从来都不期望她讲广东话好听,就是因为她有很强的台湾口音,你才会觉得这个女演员有魅力。
 
  黄子华的栋笃笑主要是一个人就搞定了,扮演都不用扮;张达明是用一支麦,他会扮演不同的角色;而詹瑞文的是“total theater”,“完全剧场”......

  半路出家的疯狂电影演员 “彭浩翔这个男孩行,写好剧本才来拍戏”
 
  2001年,詹瑞文与香港新一代鬼才导演彭浩翔合作,在《买凶拍人》中以令人抓狂不已的“双枪雄”开始为更多人认识,此后数年的港产片里,这个中年胖子常常怪力乱神、横空出世地满天飞,“詹瑞文”成了影迷们的惊喜发现,甚至有网友特意把他的电影段落一点点截取出来存档。他不仅是一个“有point”的演员,还是一个有抱负的创作者,就算在《戏王之王》中出演男主角,也不过是要了解电影制作、多认识几个人。当年还是金像奖主席的文隽, 称他是“香港新一代喜剧之王”,詹瑞文却不买账:“把那个作为目标的话就太小看自己了。”
 
  南都娱乐:你和彭浩翔是怎么开始合作的呢?
 
  詹瑞文:我们第一次碰面是在周星驰的 《喜剧之王》戏剧训练班里面,那次我代朋友讲一堂课,那时全香港人还不认识我,只是戏剧圈的几千观众来看我的舞台剧而已。讲课结束后,那些人就说,哗,怎么会有一个这么奇怪的人,神经病啊!记者媒体就追着想访问我,我说以后再说吧我要回去排戏,我走开之后有个男孩跟了出来,拿着一个camera,说:“你可不可以和我说几句话啊,我看过很多老师讲戏,你很不同啊。我1994年的时候就看你做戏的啦。”那个男孩递了一张卡片给我,他名字叫做“彭浩翔”,在商台做DJ。后来他真的有机会拍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买凶拍人》,就主动打电话邀请我帮他做,其实我没全部看完剧本,而是觉得:“好,有剧本,这个男孩行,写好剧本才来拍戏。”然后他寄了自己的一个习作给我,我看了就说:“好吧,我拍!”一毛钱都没有和他谈。我很开心,也想了解一下电影圈究竟是什么,拍出来的效果非常好,这是我的一个很大的转折点,对彭浩翔也好,对我也好,是一个很特别的阶段。电影圈突然间起哄,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怪人出来的呢?观众也会觉得很搞笑,这是谁啊?接下来就有很多人找我了。
 
  南都娱乐:后来你担纲主演的《戏王之王》,则又是另外一个转折点?
 
  詹瑞文:《戏王之王》是我个人的一个很重要的经验。我很想去完整地体会整个电影的制作究竟怎样的。从故事的开始,到怎样制作这个电影,宣传啊,拍摄啊,后期啊,我完全go through了。那我就知道,原来一套电影是这样的,原来在香港拍电影是这样的……别人是给我钱学东西咯。我更没有想到,在内地很多人通过这部戏认识了我,这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南都娱乐:你说过理想会在不同的阶段延伸,现在已经演了舞台剧,也拍了电影,会不会尝试电视剧?
 
  詹瑞文:所以要一步一步来,真的不可以急的。而且做电影、电视剧、舞台剧,对我来说都要好,你不是做就行的了,要对要好才行,这可以说是我的一些追求吧。很多人说现在拍电视剧会赚钱啊,但我为什么要赚钱呢?我赚钱要知道目的是什么。如果我人生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去拍电影,三个月啊,三个月可以做很多很重要的东西了,可以生一个儿子了(笑),可以生三个了。所以我觉得要好好把握自己的时间,我今年43岁了,虽然在舞台上面我是23岁,我的时间要好好利用。电影是更加广泛地接触观众的一个方式,但我也不会变成去拍电影,电影业是一个创作,我不是为了混饭吃的,我很想透过了解那个媒介去做一个创作,认识不同的人。
詹瑞文横跨戏剧、电影、表演等几个领域,从《单人匹马詹瑞文》到《戏王之王》,在跨领域的游走中,他自己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

明星表演导师“阿娇身体协调最好,梁洛施叛不叛逆大家都知道”
 
  在香港,詹瑞文人称“詹sir”,不仅因为他会演戏,而且他也确实是名副其实的“阿sir”(老师)。2003年,他与同道伴侣甄咏蓓创立PIP艺术学校,此前也曾出任香港演艺学院客席戏剧导师、TVB艺员训练班表演及默剧导师等。林嘉欣、阿Sa、梁洛施、李嘉欣等都曾是他座下弟子,而今年密谋复出的阿娇,也拜詹瑞文为师。
 
  南都娱乐:不少香港艺人跟你学过表演,你现在有多少个学生,会教他们什么呢?
 
  詹瑞文:真的跟我上课的我想有五六个啦,挺有趣的,全部都是女孩,这些女演员本身都有一个比较强的意识,就是她不能只靠外在,她要找到自己的实力,让自己提升、保持或者发展。我做的练习其实都是启发她们,我会按照她们不同的特色来做练习,让她们体验到,这样也叫做戏啊?好多时候演员的观念就是“做”戏,就是“做”戏给你看,比如这个就是做戏了(做瞪眼的夸张表情),我们电视上看到就是这样的嘛,一个镜头拍下去,他杀了他(做憎恨的样子)!其实这些哪里是演技呢?但我们经常在电视里见到的不就是这样吗?看得多以为这些就是演技。
 
 
  南都娱乐:阿娇说跟你学戏,她上课的情况如何?
 
  詹瑞文:她的身体的协调是最好的,所以她经常说喜欢拍动作片。我就告诉她,做动作片不是说你会打功夫、打跟斗就是动作片,你要懂得用你的身体协调,从动态里去找到自己的静态。有的演员很厉害,譬如Isabellla(梁洛施)就不用了,她一想哭马上就能哭的了。譬如叫阿Sa做些形体动作,她是做不到的,但是阿Sa的幽默感和音乐感啊是强些的。所以我会按着学生的特性,在她的强项里引导她进入她自己的一些核心里去。
 
  南都娱乐:梁洛施是不是一个很独立很反叛的女孩子?其他学生又给你什么印象呢?
 
  詹瑞文:呃……她反不反叛大家都知道的了(笑)。但她是不是独立呢?我觉得她聪明,很聪慧,对学戏,对人生。技巧是要学的,但演员最重要的是体验人生。Esabella很早期的时候她未出道的时候,她15岁已经跟我上过一个课程了,一个单人的课程,上了八堂课,好像接下去她就拍她的电影了,后来她也和其他不认识的同学一起来上过课。我给李嘉欣只上过一堂课,她应该就比较忙啦,又忙着结婚(笑),又有新生活啦,但是她第一堂课已经很投入,我对李嘉欣的印象都很好。Gigi(梁咏琪)就是排《大娱乐家》的时候,和其他演员一起来上课。其实我有教无类的,除非是一对一那种,如果他只是来拿一个名的,那些我就不会教的了。其实聊一次天就知道他有没有诚心,知道他想怎样的了。
 
  记者手记 “看到我演出,他才会觉得我真是疯的”
 
  历史总是巧合得很有规律,20年前,香港舞台one man show开始兴起,20年后,两大门派的宗师詹瑞文、黄子华相继北上。今年7月詹瑞文会在广州做两场《万世歌王》,作为进军内地的试水演出。詹瑞文会用吊诡思维告诉你香港娱乐圈游戏规则,例如做歌手做到最后其实不用懂唱歌,而是要别人看见你就行了,人们唱卡拉OK不是人去唱歌,而是歌来唱人……说起这些时,坐着不动的詹瑞文已经满脸是戏,但你不会觉得他夸张,反而极易被他那强大的喜感感染着。但詹瑞文却说,“当看我演出的时候,他才会觉得——啊,詹瑞文真的是疯的!哈哈。” 南都娱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