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终于变成了扫帚星

标签:
小丑扫帚星《蝙蝠侠》黑暗骑士芝加哥娱乐 |
分类: 娱乐 |
南都周刊编辑:杨文 文:马泽望
假如你对《蝙蝠侠》有了解的话,或许你会发现即将上映的这部《蝙蝠侠前传2:暗黑骑士》其实是众多同系电影中唯一一部片名不带“蝙蝠侠”字样的电影。当然,我指的是该片英文名“The
Dark
Knight”,直译就是《暗黑骑士》,“蝙蝠侠前传2”是贴心的中文片名翻译者加上去的。
出演蝙蝠侠一角的克里斯蒂安·贝尔对这一将主角名字省去的片名解读为:“这将是一部与众不同的全新的蝙蝠侠电影。”我想最直接的意思就是:蝙蝠侠不再是绝对主角!希斯·莱杰饰演的小丑、艾伦·艾克哈特饰演的检察官哈维·丹特,也就是双面人,这两个反派反倒抢走了蝙蝠侠风头。迈克·凯恩、摩根·弗里曼这样的老戏骨来争掉一些光彩。如此算来,贝尔如今再演蝙蝠侠,想必也没2005年首次亮相那样集万千焦点于一身了。
小丑、变脸与三角恋
《黑暗骑士》的故事线是编剧大卫·S·戈耶根据DC漫画出版社的第13本《蝙蝠侠》漫画《长长万圣节》改编的。然而,电影故事本身大部分是重新编撰的。目前《黑暗骑士》的具体剧情没有透露,从文字资料与数量多达14个的片花可以大概串出整个故事。
布鲁斯·韦恩在老管家阿弗雷德(迈克·凯恩)与韦恩公司CEO卢修斯·福克斯(摩根·弗里曼)的支持下继续做着蝙蝠侠除暴安良的工作。歌谭镇时有抢劫案件发生,蝙蝠侠在跟进一单银行劫案的过程中遇上了劫犯头子——满面恐怖彩绘的小丑。两人一生为敌的关系就此开始。
歌谭镇一检察官哈维·丹特(艾伦·艾克哈特)也在调查小丑。原本正直的他在被小丑毁掉整个面容之后性情大变,从此化身双面人,成为歌谭镇上亦正亦邪的人物。蝙蝠侠既要与小丑作战,又要防着双面人,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去唤醒内心有关父母被杀的黑暗回忆。更何况,他的童年玩伴,如今是丹特助手,同时也是丹特喜欢对象的蕾切尔·达维丝(玛姬·吉伦哈尔)这时候突然出现。蝙蝠侠、达维丝与丹特之间的三角关系也组成了一段故事。
克里斯托弗·诺兰2005年推出自己的第一部蝙蝠侠电影时就有不少人认为他会接着开始拍续集。然而作为拍出过《记忆碎片》这种传世电影的大导演,诺兰始终不认为自己有接拍续集的必要,因为他不想重复自己。然而在编剧戈耶拿着两个剧本找上门对他说“你看,这是续集的故事,这是续续集的故事,有双面人丹特与小丑这样的角色,而且我准备在续续集中让丹特变成双面人”。诺兰顿时发现这个故事有意思的地方:看完整部漫画你会发现,蝙蝠侠的出现客观上是将更多的罪犯引到歌谭镇来,很多神经病都冲着蝙蝠侠而来,对歌谭镇来说,有着蝙蝠侠这个居民也不知是福是祸。很多时候,歌谭镇更像是内心有黑暗元素的蝙蝠侠排除体内毒素的一个战场。其实蝙蝠侠早已成为自己一心想变成的那个人,但他没有意识到这点,以前折磨他的痛苦记忆其实如今力量也不再强大,蝙蝠侠也没意识到这一点,在他走出恐怖回忆的时候,他之后再继续找一堆事情来自己,总结起来也就是说,蝙蝠侠不可能摆脱过去,而一堆变态的出现,充其量也就成了蝙蝠侠继续折磨自己的借口而已。
这一解读让原本盖世英雄样的蝙蝠侠蒙上了扫帚星色彩,故事与角色的暗黑程度无形中增大很多,而充分展现小丑与双面人这两个角色的邪恶与变态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诺兰不接受戈耶那种准备了续集与续续集剧本的做法,他认为目前要做的也就是尽最大力量将续集的故事做好,于是他让自己的亲弟弟乔纳森·诺兰与戈耶合作改写剧本,这样我们才能在这部续集中看到丹特变成双面人的惊悚故事。
延伸内容
蝙蝠侠的升级版套装
这一次克里斯蒂安·贝尔不必再为闷得让人长痱子的蝙蝠衣发愁了。设计人员将蝙蝠衣全新改良过,用了200块橡胶、纤维玻璃、金属网以及尼龙制的蝙蝠衣有着良好的透气功能。面罩参考摩托车手偷窥的造型设计,最好的地方大概是头罩终于与斗篷分开,贝尔在演蝙蝠侠时不必担心自己脖子很难转动的问题。斗篷也装上了接受声纳的装置,斗篷发出的声纳碰到障碍物之后会将信息传到蝙蝠侠眼里,具有良好的定位功能。手套方面则增设了武器,两把可以回收的剃刀,也就是像回旋刀那样发射后可以自动返回使用者手中的那种剃刀。
至于蝙蝠侠的座驾蝙蝠车也有不少改变,从预告片就可以看出此次还有一辆摩托车类型的蝙蝠车登场,两个巨大的车轮,车头装着重炮,蝙蝠侠用来在高谭镇小巷奔波,追逐小丑。
希斯·莱杰小丑化进程
希斯·莱杰英年早逝让不少观众未看电影就先为小丑叫好叫绝的做法有点矫情,多少都有点是事实。然而,必须肯定莱杰版小丑被肯定一事,其实在他往生之前就已经时有耳闻。
希斯·莱杰英年早逝让不少观众未看电影就先为小丑叫好叫绝的做法有点矫情,多少都有点是事实。然而,必须肯定莱杰版小丑被肯定一事,其实在他往生之前就已经时有耳闻。
莱杰的表演获得赞赏,很大程度是与他全身心投入准备小丑这一变态角色的做法有关。他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在酒店房间里设计小丑的动作、声音的表现方式还有心理状态的演变过程。一开始他毫无头绪,最后终于找到办法让小丑的声音区别于杰克·尼克尔森在1989年版《蝙蝠侠》中塑造的被传颂至今的小丑的框架,莱杰赋予了小丑新的声音。从那时开始,莱杰每天写日记,记录的内容包括小丑的感受和想法,也就是说莱杰完全把自己当成小丑。
与此同时,他还是看《蝙蝠侠:致命小丑》与《阿克汉精神病院》这两部《蝙蝠侠》漫画。这两个漫画的内容是讲小丑从精神病院逃脱以及成变态的过程。莱杰每次都被这两部纠结的漫画折磨得无法入睡。在借用《发条橙》亚历克斯以及摇滚明星席德·维瑟斯的一些特征之后,就完成了自己对小丑这一角色的塑造。
《黑暗骑士》不幸事件
作为明星的希斯·莱杰不幸逝世,有人说他是因为过度沉溺于小丑的精神世界中无法抽离最终才因毒品而死,因此希斯·莱杰可以看成是为《暗黑骑士》而死的工作人员。莱杰的死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如今还传说电影公司有意让小丑挺进奥斯卡,让莱杰成为少有的过世之后还能获得奥斯卡表演奖肯定的明星。
作为明星的希斯·莱杰不幸逝世,有人说他是因为过度沉溺于小丑的精神世界中无法抽离最终才因毒品而死,因此希斯·莱杰可以看成是为《暗黑骑士》而死的工作人员。莱杰的死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如今还传说电影公司有意让小丑挺进奥斯卡,让莱杰成为少有的过世之后还能获得奥斯卡表演奖肯定的明星。
然而,莱杰并不是唯一一个为《黑暗骑士》献身的人。2007年9月,剧组技工康维·维克利夫在准备一场撞车戏时遭遇意外不幸过世,但由于他并非明星,所以没有得到更多关注。
除此之外,2007年10月在伦敦一废弃发电厂拍爆炸戏的时候,滚滚火球与巨大声响让周围居民误以为恐怖袭击,引起一场骚乱。随后的11月,剧组到香港拍戏也曾引起过纷争。
虽然拍片过程状况连连,不过《黑暗骑士》也起到一些正面的作用,譬如在芝加哥拍戏时就直接为芝加哥创造了4500万美元的经济收益以及增加了近千个就业机会。当一个电影的功与过、影响都能如此之大时,我们还能单纯将电影划分到精神文明之类的范畴中吗?
前一篇:《赤壁》文武火煎熬的大戏
后一篇:黄晓明送钻戒准备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