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琳和王晓京闹掰的时候,我站在一旁

(2007-03-29 19:12:41)
标签:

南都周刊

王晓京

洛兵

陈琳

分类: 娱乐
王晓京,无畏的先行者
■ 文/资深音乐人 洛兵
 
  那个年代已经非常遥远。那时经纪人都是半路出家,有的是工人,有的是艺人,有的是学生。那些奔波不息口若悬河的家伙,成为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晓京是其中的佼佼者。只用一点就可证明:时光要是倒流到九十年代初,就算身家比当时的他多上十倍八倍,恐怕也不敢倾家荡产来投资两张专辑:一张是《摇滚北京》,一张是后来蜚声乐坛的陈琳专辑《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第一张还好,当时摇滚大行其道,只要养点头发就恨不得能吃香喝辣,所以晓京一旦拉到黑豹张楚女子呼吸窦唯这些大牌,这张专辑就立刻光鲜无比。所以滚石的张培仁要眼巴巴求他把《摇滚北京》收编成《中国火2》,给予优厚制作费补偿,并且,张培仁神秘而充满诱惑地靠近晓京耳边,低声地说:我会让李宗盛来给陈琳写一首主打歌。
  这是一九九三年。陈琳有了那首歌是否会更火,尚未得知;但《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肯定会比后来更顺,则无需置疑。
  王晓京当场严词拒绝。这是我们共事十几年,他留给我的最深刻、最光辉、最潇洒的印象。
  那时候,像晓京这样的经纪人是很辛苦的。比如,官方出版社答应出这两张专辑,但对《摇滚北京》很看重,对陈琳专辑则嗤之以鼻。哪怕晓京说破天,也认为陈琳肯定是大鸡肋,肯定卖不掉,他们之所以勉为其难不保底发行,是因为看上了摇滚,而不是其他;而他们肯发晓京的摇滚,不是因为晓京那个小作坊牛逼,而是因为那些家伙牛逼。当然,几个月后,他们发现,自己错得太厉害了。
  两张专辑一发,王晓京顿时声名鹊起,俨然中国流行音乐巨头之一。他很快签下不少新歌手,比如江珊、陈红、刘海波、冯敏等等,他的团体优势逐渐形成,一时间十分兴旺发达。
  但这并没有维持很久。在中国,盗版依然是永远的大爷,所以投资商很难靠卖唱片挣钱,只能在走穴上动脑子。圈内没有形成统一的游戏规则,导致各种分分合合,起起落落。
  陈琳和王晓京闹掰的时候,我站在一旁,看晓京怒摔人民币,看陈琳央求他给一盘伴奏带,那样她还能生存下去。我把人民币捡起来,递给陈琳。我请晓京网开一面,给了陈琳伴奏带。
  经纪人这个话题可以扯得很远,远非这篇小文能够容纳。所以,我只能随便说上两句。那个年代,正因为有了这些经纪人,才让流行音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才让我们哼着老歌走到今天。他们或许很不规范,但却是无畏的先行者。
  更多精彩:南都周刊电子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