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为何成了受害者
近日,社科院报告称中国贫富差距已经接近拉美水平。一时又是纷争四起,收入差距问题再成焦点。实际上,在中国,收入差距的拉大不仅伤害着底层的人民,也开始伤害着中产阶级。比如,富人购买力强大,导致中产所需生活资源价格不断攀高;比如,底层百姓的不满,往往也使得中产成为仇富现象的替罪羊。而此种种也将必然阻碍着中国朝稳固的中产社会的过渡。
艰辛的中产 异化的生活
记者 彭晓芸 实习生 袁玉
以为,中产了,一切就好了,到头来却发现那个梦想的实现却是充满艰辛和矛盾的。他们,这些中产阶级的人士们,有的为工作所累,有的为物质所奴隶,有的也开始反思着被异化的最好的时光……
现在只能叫累
文洋早年毕业于北京某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在北京折腾了将近5年的时间,发现生活并不如他之前想象中那么美好。作为某IT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收入的问题经常困扰着他。在北京的日子里,由于没有太多的钱,他和别人合租一套公寓,平时工作完回家只能看看电视,聊聊天,所有的花费都有一定的控制。
1999年,文洋来到广州,和朋友一起开了一家通讯公司。后来事业发展得非常顺利,生意越做越火,年收入已超过百万。为了找寻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他和妻子于2002年在祈福新村花了116万购买了一套小型别墅。家里的一切都安置得井井有条,进门可以看到一片绿油油的草坪,养满金鱼的小水池,屋内的摆设简洁舒服。为了方便打理家务,还雇了一名小保姆。
虽然在别人眼里像文洋这样的“中产阶级”应该生活得无忧无虑,但他自己并不这样认为,“我很久没有在12点以前睡觉了”、“如果说以前的忙碌称得上充实,现在只能叫累”……
据小保姆青青说,文洋一家平时的消费很理性。她在超市买日常生活用品时,每次的购物凭据都被要求保留好,回到家里要记账。每月核算一次。
文洋和妻子终年忙碌。虽然他们还没有小孩,但是每月的支出包括别墅管理费、养车费、水电费、煤气费、伙食费等加在一起也不少。此外,每个月在社交应酬上的支出也是不可忽略的。
文洋早年毕业于北京某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在北京折腾了将近5年的时间,发现生活并不如他之前想象中那么美好。作为某IT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收入的问题经常困扰着他。在北京的日子里,由于没有太多的钱,他和别人合租一套公寓,平时工作完回家只能看看电视,聊聊天,所有的花费都有一定的控制。
1999年,文洋来到广州,和朋友一起开了一家通讯公司。后来事业发展得非常顺利,生意越做越火,年收入已超过百万。为了找寻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他和妻子于2002年在祈福新村花了116万购买了一套小型别墅。家里的一切都安置得井井有条,进门可以看到一片绿油油的草坪,养满金鱼的小水池,屋内的摆设简洁舒服。为了方便打理家务,还雇了一名小保姆。
虽然在别人眼里像文洋这样的“中产阶级”应该生活得无忧无虑,但他自己并不这样认为,“我很久没有在12点以前睡觉了”、“如果说以前的忙碌称得上充实,现在只能叫累”……
据小保姆青青说,文洋一家平时的消费很理性。她在超市买日常生活用品时,每次的购物凭据都被要求保留好,回到家里要记账。每月核算一次。
文洋和妻子终年忙碌。虽然他们还没有小孩,但是每月的支出包括别墅管理费、养车费、水电费、煤气费、伙食费等加在一起也不少。此外,每个月在社交应酬上的支出也是不可忽略的。
比来比去没意思
奢侈消费与炫耀性消费的享乐主义文化已经在中产阶层中蔓延。对物质更迫切的渴求,花掉了更多的心思,也因此换来了更大的焦虑。
25岁的叶倩绝对算是个幸运儿。一个人住在一栋300平方米的别墅里,家里有两个保姆,一个照顾她,一个照顾她的爱犬——浑身纯白的英国老式牧羊犬。
叶倩是台湾人,爸爸在高雄做建材生意。现在家族的事业拓展到大陆,叶倩也搬过来帮父亲打理生意。从小出身在中产阶级的家里,让叶倩倍具优越感,形成了买东西一定要买名牌的习惯。在台湾时,还是学生,功课不是很紧,叶倩迷恋逛街购物,经常买回一大堆国际名牌,她也乐于参加各种派对以及在父亲的带领下出席名流沙龙。
“我以前在和朋友聚会的时候如果没有这样名牌撑场面,会觉得没面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叶倩会为了参加派对应该穿什么戴什么而倍感烦恼。钱用了不少,烦恼也增加了不少。
叶倩每个月的花费主要是购买奢侈品,有时候头脑一发热,就顾不上那么多了,像CHANNEL的服装、LV的手袋、GUCCI的鞋子这些国际名牌都算家常便饭。其余的开销如健身卡、养车、水电气费、房屋管理费、保姆的工资、养狗、时尚杂志、伙食费都算不了什么。不过和以前最大的不同在于叶倩开始自己工作赚钱,这样的花销让她感到有点疲惫。
“有时候,一个人静下来想想,觉得这样比来比去也没什么意思。所以现在我更倾向于把钱用在娱乐休闲上。”
奢侈消费与炫耀性消费的享乐主义文化已经在中产阶层中蔓延。对物质更迫切的渴求,花掉了更多的心思,也因此换来了更大的焦虑。
25岁的叶倩绝对算是个幸运儿。一个人住在一栋300平方米的别墅里,家里有两个保姆,一个照顾她,一个照顾她的爱犬——浑身纯白的英国老式牧羊犬。
叶倩是台湾人,爸爸在高雄做建材生意。现在家族的事业拓展到大陆,叶倩也搬过来帮父亲打理生意。从小出身在中产阶级的家里,让叶倩倍具优越感,形成了买东西一定要买名牌的习惯。在台湾时,还是学生,功课不是很紧,叶倩迷恋逛街购物,经常买回一大堆国际名牌,她也乐于参加各种派对以及在父亲的带领下出席名流沙龙。
“我以前在和朋友聚会的时候如果没有这样名牌撑场面,会觉得没面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叶倩会为了参加派对应该穿什么戴什么而倍感烦恼。钱用了不少,烦恼也增加了不少。
叶倩每个月的花费主要是购买奢侈品,有时候头脑一发热,就顾不上那么多了,像CHANNEL的服装、LV的手袋、GUCCI的鞋子这些国际名牌都算家常便饭。其余的开销如健身卡、养车、水电气费、房屋管理费、保姆的工资、养狗、时尚杂志、伙食费都算不了什么。不过和以前最大的不同在于叶倩开始自己工作赚钱,这样的花销让她感到有点疲惫。
“有时候,一个人静下来想想,觉得这样比来比去也没什么意思。所以现在我更倾向于把钱用在娱乐休闲上。”
让钱去为我加班吧
大学毕业近5年的李峄在一家省级媒体工作,月入过万,但他不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生活要体面得多吧,至少不用天天加班,有休闲生活吧!”这四五年来,李峄没有上过一次电影院,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小说,也没有悠闲地晒过一个下午的阳光。
从潮汕的一个中等城市来到广州读大学,毕业随即留在广州,这是同学们极羡慕的。但李峄却觉得自己的生活还不如那些留在家乡的高中同学,他们的居住环境要比李峄大得多,生活节奏也没有那么快。
高中同学多数在家乡结婚生子了,而李峄至今没有女朋友,除了加班,李峄最大的爱好就是研究股票和基金,他今年的投资获得了很好的回报,这让李峄对生活的规划发生了变化。他决定继续投资,直到存起足够的钱,他便远离这无休止的加班的日子。“让钱去为我加班吧!”
“这或许是一种美好的想象,说不定到时候我还是被‘投资’异化了,就像现在彻底被工作异化一样,生命中最好的时光,就是这样度过的。”李峄的思考将许多所谓中产的迷茫具化了,或许一切正如米尔斯所指出的:“异化意味着一个人牺牲生命中最好的时光去挣‘活下去’的钱。异化意味着厌烦。……他们必须严肃和始终如一地对待对他们来说毫无价值的东西,而且还要在他们生命中最好的时光中这样做。”
所谓中产们在不知不觉中猛然惊醒,幡然大悟,认为自己成为了受害者。李峄觉得媒体总是同情底层,包括自己在内,为底层群体利益呼喊永远是最保险的事情;而郑宇则认为自己是老老实实的纳税人,却在为养老和医疗发愁,在他看来,私营企业的老板们往往可以通过各种手段逃避个人收入的税收;即便是住着别墅的叶倩也并不承认自己的生活足够惬意,叶倩认为,真正的富豪不显山露水,却占用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自己的购买力,显然跟不上富豪们奢侈的步伐。
大学毕业近5年的李峄在一家省级媒体工作,月入过万,但他不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生活要体面得多吧,至少不用天天加班,有休闲生活吧!”这四五年来,李峄没有上过一次电影院,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小说,也没有悠闲地晒过一个下午的阳光。
从潮汕的一个中等城市来到广州读大学,毕业随即留在广州,这是同学们极羡慕的。但李峄却觉得自己的生活还不如那些留在家乡的高中同学,他们的居住环境要比李峄大得多,生活节奏也没有那么快。
高中同学多数在家乡结婚生子了,而李峄至今没有女朋友,除了加班,李峄最大的爱好就是研究股票和基金,他今年的投资获得了很好的回报,这让李峄对生活的规划发生了变化。他决定继续投资,直到存起足够的钱,他便远离这无休止的加班的日子。“让钱去为我加班吧!”
“这或许是一种美好的想象,说不定到时候我还是被‘投资’异化了,就像现在彻底被工作异化一样,生命中最好的时光,就是这样度过的。”李峄的思考将许多所谓中产的迷茫具化了,或许一切正如米尔斯所指出的:“异化意味着一个人牺牲生命中最好的时光去挣‘活下去’的钱。异化意味着厌烦。……他们必须严肃和始终如一地对待对他们来说毫无价值的东西,而且还要在他们生命中最好的时光中这样做。”
所谓中产们在不知不觉中猛然惊醒,幡然大悟,认为自己成为了受害者。李峄觉得媒体总是同情底层,包括自己在内,为底层群体利益呼喊永远是最保险的事情;而郑宇则认为自己是老老实实的纳税人,却在为养老和医疗发愁,在他看来,私营企业的老板们往往可以通过各种手段逃避个人收入的税收;即便是住着别墅的叶倩也并不承认自己的生活足够惬意,叶倩认为,真正的富豪不显山露水,却占用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自己的购买力,显然跟不上富豪们奢侈的步伐。
中产和富人的购买力比较
实习生 张坚
实习生 张坚
他们都曾经幻想过,一旦某一天挤入中产阶层,就可以拥有某些东西,
比如房子车子或是悠闲的生活模式,实现一种所谓的中层阶级梦。
但现实还是有些残酷,跟购买力十分强大的富人比较起来,他们有些寒酸了。
本文以一个家庭年收入为12万元的中产作为个案。假设他们不吃不喝不缴税,他们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生活,
假如又要吃喝又要缴税,又要略有一点体面的生活,他们又该怎么办?
(图表 略)
相对体面生活每月开支
房贷 每月3000元
车贷 每月2000元
养车费用 每月1700元
子女教育消费 每月2000元
家庭日常开支 每月1500元
交际支出 每月500元
购置衣物及化妆品每月1800元
疾病支出 每月300元
烟酒消费 每月600元
个人所得税 每月约1000元
每月开支总计 14400元左右
房贷
车贷
养车费用
子女教育消费
家庭日常开支
交际支出
购置衣物及化妆品
疾病支出
烟酒消费
个人所得税
每月开支总计
结论:以年薪12万元计,不算其他意外事件及给父母的赡养费等,这个家庭只能维持8个月。
未经南都周刊许可,任何稿件、图片不得转载。
更多内容详见2007年1月12日出版之
南都周刊生活报道 8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