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期预告
年度反新闻辞典即将推出
2006年新闻的关键词是话题。这一年中有争议的事件和观点非常多,是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争议就意味着存在另外的可能性。
都说历史不能假设,但是人们又常常忍不住说:假如这是真的……对于那些反常态、逆愿望而发生的新闻来说,它的反面是一种热切的期待,一种美好的假设;对于那些有幸被历史选择的结果来说,另外的选择是一种参照,一种多元的可能。
我们盘点年度新闻大事,并通过改写结局,呈现出这种期待和可能。
我们的盘点不仅让你看到2006年多姿多彩的外部世界,还让你读出人们内心隐秘的欲望。
我们的盘点不仅趣味盎然,让你笑破肚皮;而且严肃专业,让你蹙眉深思,甚至感怀溅泪。
《南都周刊》“年度反新闻辞典:重构2006”特刊将于2006年12月29日隆重推出,敬请关注。
争议就意味着存在另外的可能性。
都说历史不能假设,但是人们又常常忍不住说:假如这是真的……对于那些反常态、逆愿望而发生的新闻来说,它的反面是一种热切的期待,一种美好的假设;对于那些有幸被历史选择的结果来说,另外的选择是一种参照,一种多元的可能。
我们盘点年度新闻大事,并通过改写结局,呈现出这种期待和可能。
我们的盘点不仅让你看到2006年多姿多彩的外部世界,还让你读出人们内心隐秘的欲望。
我们的盘点不仅趣味盎然,让你笑破肚皮;而且严肃专业,让你蹙眉深思,甚至感怀溅泪。
《南都周刊》“年度反新闻辞典:重构2006”特刊将于2006年12月29日隆重推出,敬请关注。
读者来信:
想象“反新闻” (广州 游丽娟)
又到年底了,各家报刊都在用自己的思路梳理过去一年发生的事情,一向“出奇制胜”的《南都周刊》又会搞搞新意思了。作为读者,在被一系列以古代报纸封面作开局之作的创意吊足胃口后,对于它的年终特刊无疑是十分期待的。从网络上看到周刊推出的“重构2006”的虚拟封面,忍不住要猜想,《南都周刊》这一次会以什么新奇的招数来重构一年来的新闻事件呢?
沿着“反向新闻”的思路与虚拟封面的提示,特刊会不会将打口水仗的韩寒与白烨虚构成一对忘年交?这场论战只不过是韩白二人精心策划的一场炒作?而梨花体诗人赵丽华居然被描述成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调辞职的黄健翔又居然被刻板的中央台高价请回,“满城尽在挤胸脯”的《黄金甲》竟然“被批着装太保守”……这些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将被《南都周刊》如何一一呈现,并做到自圆其说?
当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我相信《南都周刊》的本意并不在“恶搞”,而是用“恶搞”的形式表达某种美好愿望,或对现实作反讽。不管怎么说,我的阅读胃口已被吊起来了。
沿着“反向新闻”的思路与虚拟封面的提示,特刊会不会将打口水仗的韩寒与白烨虚构成一对忘年交?这场论战只不过是韩白二人精心策划的一场炒作?而梨花体诗人赵丽华居然被描述成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调辞职的黄健翔又居然被刻板的中央台高价请回,“满城尽在挤胸脯”的《黄金甲》竟然“被批着装太保守”……这些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将被《南都周刊》如何一一呈现,并做到自圆其说?
当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我相信《南都周刊》的本意并不在“恶搞”,而是用“恶搞”的形式表达某种美好愿望,或对现实作反讽。不管怎么说,我的阅读胃口已被吊起来了。
阅刊一年印象(北京 海之波)
陆陆续续读了差不多一年《南都周刊》,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组关于深圳示众事件的讨论。在此之前,媒体对于深圳示众事件的介绍与评论已经铺天盖地了,但是,《南都周刊》这一组文章仍然很有冲击力:深度解读示众事件以及对于示众与处罚嫖客的种种介绍,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记者对于示众的历史沿革介绍,拓展了视野,令人思索示众思维的渊源;王怡的访谈已经超越了事件本身,超越了具体的法律概念,而站在了历史的高度,触摸到问题的内核。
《南都周刊》的选材上总是独具匠心,大众非常关注的新闻,《南都周刊》往往能把它们挖掘出来并且进行全方位和深入的解读,类似示众事件的专题文章随时可见。你知道许多新闻资讯,但你未必知道新闻背后的含意,《南都周刊》让你大开眼界。
《南都周刊》的选材上总是独具匠心,大众非常关注的新闻,《南都周刊》往往能把它们挖掘出来并且进行全方位和深入的解读,类似示众事件的专题文章随时可见。你知道许多新闻资讯,但你未必知道新闻背后的含意,《南都周刊》让你大开眼界。
前一篇:2006中国娱乐关键词排行出炉
后一篇:2006,中国作家四面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