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赞美与批评

(2020-11-18 21:36:47)
标签:

杂谈

时评

分类: 德先生评时事

我最近一篇关于校友访谈的文章,分别发在三个不同的网络媒体上。但过了一天有一个被删除了,理由是“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查看对应规则,是一份文件,原来是要作者自己“对照文件找差距”。如图。

 

赞美与批评

呵呵,我要是知道何处违规就好办了。可是修改了几次,尽量删除那些“敏感词”,删除那些带批评性质的话语,但还是传不上,只好作罢。

如果我这篇文章真涉嫌违规,那么另外两个媒体怎么都保留了呢?这只能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我的文章并不违规,属遭错杀;第二、网络监管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关于舆论管控,如果ZXB左一分,省里就要左一寸,市里就要左一尺,县里就要左一丈……难怪小平同志说,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

因为越“左”越革命,像我这种被错杀的文章不知该有多少。

对于执行者来说,“左”的好处除了越“左”越革命,还可以免责——错杀你的文章,没有谁追我责;但如果遗漏掉某篇真有“违规”的文章,我就要担责,网站还可能被罚款。所以,为安全起见,各网站基本上奉行的都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走一个”。如此一来,批评的声音没有了,全是一片赞歌。

赞美与批评,本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的,也是相互相存的。没有了批评,赞美就没有意义!

我们做工作,做得好,获得赞美;做得不好,受到批评。是人都会犯错误,犯了错受到批评本是十分正常的事,为什么要视批评为洪水猛兽呢?这其实是反映了内在的极大的不自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