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下的正义
(2018-02-10 10:33:09)
标签:
杂谈时评娱乐 |
分类: 德先生书评影评球评 |
京剧《春草闯堂》剧情:相国之女李半月在丫环春草的陪伴下华山进香,遭吏部尚书之子吴独调戏,义士薛玫庭挺身而出打跑了吴独,李小姐由此对薛义士心存感激与爱慕。薛玫庭下山后又遇吴独调戏渔女并打死其父,薛再次打抱不平,打斗中吴自己误中刀而亡。薛为不连累他人,主动投案自首。吴独之母诰命夫人倚仗权势干预西安府办案,要求胡知府当庭杖毙薛玫庭。春草恰巧路过,得知此事冒死闯堂,急中生智谎称薛玫庭是李家姑爷。胡知府左右为难,便修书一封给李相国以证实薛玫庭是否为李家姑爷。李相国见信大为恼怒,认为女儿私定终身有辱门风,便回书要求胡知府速将薛处死。李小姐得知父信内容焦急万分,情急之下与春草商量将信的内容改为:速放薛玫庭并送京与李小姐完婚。胡知府看回信后觉得这是巴结相国的好机会,于是大张旗鼓地送“贵婿”进京邀功,十三省官员都惊动了,纷纷进京向李相国贺礼。李相国正纳闷,又报三院六部官员也带着贺礼来了,最后连皇上也惊动了,并赐“天作之合”匾额一块。李相国只得接受既成事实,有情人终成眷属。
走出剧场,观众皆大欢喜。不是吗?正义战胜邪恶,好人终有好报,坏人活该遭殃,好一出喜剧!
但仔细一想,这里面有太多的巧合和假设。巧合就不说了,无巧不成书,没有冲突就不是戏剧。而假设只一个就把这出喜剧给推翻了——如果遭调戏的女子出身平民百姓结果会怎样?显然,这并不是正义的胜利,而是权力的胜利,因为李相国比吴尚书的官更大。
几乎所有传统的才子佳人戏都是这种模式:《玉堂春》中,苏三冤案得以昭雪,最终还是靠旧情人王金龙考取状元做了大官起关键作用;《陈三两爬堂》中,陈三两的冤案得以昭雪也是靠义弟陈奎发奋苦读做了巡抚大人,又恰巧接手了这个案子;《窦娥冤》中窦娥虽死,但窦天章京试高中,出任朝廷廉使,得女儿托梦,知窦娥冤死,遂铲除贪官,为女儿昭雪。
不仅古装戏,中国古代小说、故事、寓言莫不如此。《三言二拍》中上百个故事,情节各异,但有两点是共同的:一、皇上总是英明的,坏人总是皇帝的左右和州府官员——典型的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二、浪子回头成好人,穷人转运变富贵,冤假错案被平反,不是靠某某考取状元高中皇榜,就是某某被召为驸马,攀上了皇亲国戚。可现实中呢?殿试三年一次,全国十年才出三个状元,就是考个举人也比现在考取博士要难得多。看来,这些才子佳人的戏着实有些虚假。
那么,今天影视剧怎样呢?不错,中国从古至今的戏都在讴歌正义、鞭挞邪恶,都充满了正能量,但这种正义无不在权力的作用下实现,没有权力,正义就没有保障,与其说是正义的胜利还不如说是权力的胜利。

加载中…